恭迎月神
梁朝朝堂之上,一地郡守呈上了一封奏折。开篇便夸皇帝为政以德,孝感动天,神仙赐下仙种,一夜长成,亩产八百斤……
“这是祥瑞啊,陛下……”
皇帝听的正昏昏欲睡,却一下子惊醒打断了他的话。“等等,你刚才说多少?”
官员自得地抚了抚胡子,“正是臣治下土地,仙种亩产八百斤……”
皇帝已经完全听不进去郡守在说什么了,看他嘴巴上下翻动,脑袋里只有“八百斤”三个字。
骤然,他眼里勃发出激动的光彩。“天佑我大梁啊,有此仙种,大梁必兴!”
朝臣们也一起恭贺,“天佑大梁,陛下圣明——”
皇帝仔细斟酌道:“爱卿,这位神仙尊号为何?朕定为祂立祠供奉,香火百年不绝。”
“另外,命大司农好生看顾仙种,研究种植之道。”
官员道:“臣属下司农小吏回禀,祂乃月神娘娘。”
皇帝龙颜大悦,正要传旨工部,却见龙椅之后垂帘听政的王太后出现在人前。
她不过半百,威仪颇重。身着深红玄黑二色交织的锦衣,发鬓浓密如云,簪以赤金凤钗,凤穿芍药步摇,华光宝气,如明珠璀璨。
王太后目光掠过群臣,听到“太后千岁”后淡淡拂袖。“皇帝身为天子,对鬼神之事当敬而远之,慎重处之,而不是草率决断。”
有官员窃语,“太后之意,难道是说月神是野神,不配受大梁祭祀吗?”
她抚过鬓发,眼神若幽潭古井,叫人看不透。太后道:“我大梁早有国师寂和,迎神送往,交给他处理岂不更好。皇帝也不可坏了规矩,叫人疑心你年少无知。”
皇帝沉吟片刻,微微作揖,“儿臣确实少不更事,还有劳母后指点。”
朝堂上表面一派和合之气,心里各自藏着阴私。
事情移交钦天监国师寂和,剩余的仙种早已被收缴交给了大司农,长出的稻谷则被人们竞相购买走了。不仅打出来的谷粒十分不同,颗粒饱满,莹白如雪,而且吃起来味道清甜,富有嚼劲。
李苗家因此颇富足一时。
京城权贵以能吃到仙米为荣,贩子甚至转手能卖出千金。
宣菱得知寂和要开坛迎神,这人是真有几分本事还是徒有虚名之辈,宣菱都不在乎,一力破十会,只要她展现出神明之力,谁敢说祂,非神?
黄道吉日,惠风和畅,秋高气清。
京城最高处,祭天坛上,众人皆装束隆重,神色谨肃。国师率领随侍道童,缓缓移步祭坛中央。
千百台阶环绕祭坛,拾阶而上,既彰崇敬神明,又显天家威严。团龙黄旗与玄家旌旗一同飘扬,长风猎猎,云涛翻卷,所有人都期待着神迹的降临。
在这风声中,一袭白袍的国师寂和高举法杖,扬臂呼号,“……开坛祭天,谨献玉帛牺牲,恭请月神降世!”
浩大的人声淹没了祭坛:“请神女至!”
王太后无甚兴致,懒懒倚在凤尾榻上闭目养神,她一生不知听闻过多少祥瑞,不过都是奉承巴结皇权的手段。这一次岂会有例外?
她揣度,月神是无稽之谈,千斤稻米是张冠李戴的把戏。地方官员讨巧,博刚刚亲政的少帝欢心罢了。
因此她才请出国师,不至于再弄出些人为的神迹。请神是假,敲打臣下是真。虽然她王嫣垂帘在后,却依旧牢牢掌握着大梁真正的权柄。
她用染着丹蔻的手指轻轻搔头,按压眼眶周围,视野清明之际,却见晴空白日忽然下起雨来。淅淅沥沥打湿了地面,也浇灭了供桌上燃烧的香烛。
她微微蹙眉,冷哼一声,“一场闹剧。”实在荒唐。
她起身欲走,皇帝瞥见后,出声拦阻。“母后常说人贵诚心,请神一事怎能因为下雨便作罢呢。”
王太后径直略过皇帝身侧,珮环叮铃中夹杂着她极轻的声音。
“皇儿啊,人还贵在有自知之明。此时逢云雨遮天,不是好兆头。朕恐有人议论,是否是人君无德,神不愿再至……”
裙摆逶迤,宛如盛放的大朵牡丹。她扬高了下巴,略带一抹笑。
少顷,她的笑凝固了。烟雨蒙蒙,如云似雾,一滴露珠滑落叶片……天边云雾中幻化出一位仙人,迈着轻盈步履,走下一层层云阶,离地面越来越近。真正是,美人如花隔云端。
她脚步从容,看似在踩着云朵行走,却在顷刻间缩地成寸,踏云而来。
即使同凡人一般落在地上,她周身依旧莹莹光无尽,如明月相照人。她落下的每一步,都不沾凡尘,鞋履经过之地迅速绽放一朵朵洁白莲花,呈水漾波纹盛放,扩大,香远益清。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步步生莲花?”
非也,其实是用积分兑换的一级幻术,很快便消散。系统紧接着抛出一个个现代工艺品水晶莲花,晶莹剔透,脆弱精美,淡粉光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