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好老师,考上初中
,说着一口普通话,听说是湖南那边的城里人,至于怎么到我们学校来的,就不清楚了。
郝老师教语文,朗读诗词,很是好听。我们朗读时,声音都很大,因为都想学会他那口普通话。他教的主/席的《沁园春雪》我现在几乎还能全文背诵。
他发音浑厚、中气十足,和广播中听到的声音有点像,算我校的标准男中音了,一听到他声音就舒服。
讲课时,经常把我们的境遇与课文、诗词联系起来,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头悬梁、锥刺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是经常挂嘴边。
他常说,你们这些农村娃二真的要努力,要好生读书,书读好了,就可能考上镇上初中或者县上初中,上了初中,再努力,考上县高,成绩好的,表现好的,还能推荐上中专、上大学。
学会知识,不论在那个岗位,都能发挥大的作用。比如当时,就是拥护M主/席的红/卫/兵,在那些年代也是非常需要能说、能写、能画、会算的人,是不是。
比如你回生产队,那就有条件成为计分员,有机会成为代课老师、有机会成为赤脚医生等需要文化的人。
特别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郝老师就更激动了,他的说法就加了些内容,就变成了就有机会考上中专、大专、大学,读硕士、读博士、公派留学了。
成绩差点,家里条件差点的也可以考技校、中专。那样,就吃穿不愁了,一到中专、大专、大学都要发粮/票了、有补助了。
一下子你们就转成城市户口了,一毕业国家直接就把你们分配到机关、厂矿、学校、事业单位了,就再不会做农活了,我们都期待你们考上。
不是说你们就不爱农村,是我们的国家当前是青黄不接,急需人才,是想让你们为国家、为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果你们真爱农村,也可以学农、学生物、学食品啦。
在那场文化/浩劫前的学生都是这样过来的。我原来班上好多农村同学,都是这样考上大学的。现在都成了国家的栋梁,自己的生活也非常不错。
以前不敢讲,现在敢讲了,你就说我们村,李宏图,学习一直努力,文/革前考上大学,毕业分到了辰都,进了一家大型的军工企业,说是造飞机的,搞的还是歼/击/机设计、试验,是不是了不起。
刘二妹,本来成绩很好,完全是大学生的胚子,但是家里兄弟姐妹多,又是女娃,条件太差,他老汉感觉有点负担不起,初中就让她上了中专,考了个好中专,学的医,现在分到县医院。
我上次到县城进修,顺便到医院做检查,在医院门口碰到她,还是她主动叫的我,不然我就认不出她了。
现在生活好了,别人现在长得白胖胖的,脸色红润,头发烫起卷,完全是城里人了。
看看我周围的环境,我那困难的家庭,我也想为国家出力,为社会做贡献,也想改善一下我家的境况。我暗自发誓,一定要按老师说的,好生学,好生练,看能不能跳出咱们这山沟沟。
我家在离江边不远处,上学又要爬坡上坎。每天上学,都在家里带点红苕、洋芋或者包谷粑,就点咸菜,有时能泡点热水。
冬天我们这里气温有时候是零下,冰天雪地的,为了带饭,还得带得饭包,有一定的保温效果。实在冷得不得了的时候,还要带个灰笼提在手里,借以取暖。
放学时,归心似箭,心情舒畅,可是肚子唱起了空城计,饥肠辘辘的,还要走大起大落的山路,下坡时脚直打晃,又不敢停。老人都说宁愿慢,不要站。我开始不懂这个道理,试验过,走了很长一段路,坐下来歇息了一会,可谁知,后面走起路来,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无比。
夏天里,实在走不动时,抹把汗,抬头望天,我心里在痛苦的呐喊:老天!我们怎么就这么难呀!每当想起漫长的山路,真不想去上学了,都说农村人命苦,啥时才是个头?
看来要改变现状,也只有按郝老师说的,读书改变命运了。
尽管家里穷,好山是作业,问我妈答不上来。但问我爸,绝大多数作业,我爸还能耐心给我讲解。
我妈见我爸还能辅导点孩子,也是满心欢喜,就承担了更多的农活和家务。
爸讲,上学的重点是要上课专心听,下课了要好好想,学的东西要想明白后就记得牢。
但是小孩小,一时不能明白,那就没有办法,就一定要死记硬背了,大点了,自然就会明白的。
我上课专心听,平时午饭后,没有地方午休,最多只能趴在课桌上眯一会。
教室里,中午有同学精神好,又不睡觉,还在教室打闹,那就只有在操场边坐一会,看别人打闹或看打球。
好多蓝球都像足球,表面补过好多个黑疤。在散步或者坐在球场边低头瞌睡时,我时不时就像放电影一样,把老师教的内容回忆一遍,把该背诵的背诵一遍。
我那段时间,除开每天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