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紧接着大乱突然而至,百姓在战争和纷乱中苦熬,终于等到尘埃落定,这位朋友忽然来信。信上说他获准回乡,途经安庆县,所以绕道赤霞村来探望好友。
少年时的伙伴重见面,两人都感到大惊失色,这个两鬓染霜,满眼疲惫,身形佝偻,看上去有些皱巴巴的中年男人是谁呀?
惊讶过后是苦笑,自己已然是这个样子,难道老友可以青春永驻吗?
两人绝口不提动乱的几年经历过什么苦难,只是又哭又笑地一杯杯地灌酒。酒到半酣之际,忽然老友说有礼物,踉跄着去翻包裹,礼物没找到却从里面掉出来一块将军令。
在老烟斗的询问下方,好友摸着那块泛着润泽光芒的令牌,这才道出了这两年的境遇。他本在军中混到了个小队长的位置,后来叛军突起,就死里逃生地打了几场仗。
有一场恶仗,全军陷入重围,他带领小队去救大将军。可惜为时已晚,将军重伤身死。临死前将军把这块令牌塞到他的手里,没来得及说话就断气了,也不知道将军最后是什么意思。
老烟斗开玩笑说,“这是让你替他继续做将军哩!”这便是大将军这个外号的由来了。
黄来年儿已经不在,当年老烟斗和大将军的少年约定也就成了空。正巧这时候老烟斗在教导锦源学习些粗浅拳脚工夫,大将军就说:“这孩子看着挺好,不如我就教他吧。”
大将军在赤霞村逗留了整整四个月,给锦源来了一个超魔鬼集训。最后走的时候又交给锦源一份拳谱一份刀谱让他以后自行学习。
“可惜呀,锦源太聪明了,三两下就把他那些招式都学会了。”
老烟斗嘬了口酒很是遗憾地说道:“要不然我们老哥俩儿还能多聚一段时日。也不知他现在怎么样了……”
锦源笑道:“快别说这话,当初不知道谁天天嫌我笨,学得慢。”
“那不一样!”老烟斗是正说反说都是他有理:“我那是怕他不耐烦教了,你学不完那不吃亏了吗?你看看你现在学了个十成十,就连胡子!现在你没有了,就以前那胡子都跟他学得一模一样的!你说说,你要是没学完,你现在能打熊?”
丰收这才恍然,为何当时让锦源剃了那一脸的胡子时老烟斗那么不满了,原来还有这一关节。
锦大娘插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阿源那时候自己没少下苦工呢!那时候天天一大早起来跑步,又是扎马步,又是练石锁的。帮我干完活一有空就是打拳,两本书他早翻得烂熟。后来自己练得差不多,还跑到附近几个乡县里去找别的武师切磋学习,肯下这样的功夫岂有不成的呢?”言语间满是自豪。
丰收和武宝都一脸钦佩地望着锦源。
武宝道:“大哥,你那两套功夫也教教我呗,我保证认真学。”
锦源笑道:“好啊,那两本旧书我也还留着,也赠与你吧!你回了县衙有空还能自己修习。”
话到此处,老烟斗却颇为遗憾地说道:“那时候没能送锦源去学堂读书,真是可惜了啦。这孩子的爹爹那么个知书达理的人,没能学点儿家传,结果反倒跟着我学成了个武夫。”
“提他做甚。”锦大娘嗔道,“谁说爹做啥儿子就必须做啥,我看现在挺好的。”
“也不全为锦源一个人。”老烟斗叹道,“为这事儿我劝过陈老爷好多次了,他们家的娃娃不论男女都能上学,其他同宗的娃娃交点束修也能去学。可是这其他孩子想上学就难咯。”
锦大娘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先生是人家陈老爷请来的。”
“你以为锦源那时候只知道调皮捣蛋才跟人家小娃打架的?”老烟斗拿锦源举例子,“我都见过一场,孩子扒在学堂外面窗户上偷看,让几个陈家子弟看到了,这才打了一架。娃想读书读不了,多苦咧!”
“既然这样,不如其他非陈氏的家庭一起凑钱,再请先生建一个乡村学校。”
老烟斗摇摇头,“他们哪有那个钱呢?就是有钱,也没这个见识,孩子有空他们宁愿多打几笼猪草也不知道让孩子上学。再说就是凑到了钱,村里谁还有面子再请一个读书人来呢?”
正说着,窗外劈里啪啦炸响,村里人人放起鞭炮,已是午夜子时。
“哎呦不好,忘了煮饺子了!”锦大娘忙催着去下饺子。老烟斗起身笑道:“我那里还有一挂鞭炮,待我去取了来。”
等老烟斗回来,饺子已经煮好了,热腾腾地冒着水汽。
大家其实都已经饱了,耐不住锦大娘一个劲地催促,只能再塞几个进肚。
“嗯!?这是什么?”老烟斗突然说,“我这个里怎么还有花生呢!”
“哎呦,恭喜恭喜!”锦大娘喜笑颜开,“吃到花生的人健康长寿!”
“啊!我的牙!”武宝吃得狼吞虎咽,突然也喊叫起来,从嘴巴里吐出一枚铜板。
锦大娘笑道:“慢点儿吃!吃到钱,一年好运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