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浮云蔽月
喜欢拾级而上,站上台去,然后乘台而下,虽然每次只能汲上来很少的水,但是乐此不疲,权当饭后消食。曾有人提议把木台和廊道调高一些,这样便能汲出更多的水。但是为了弟子们的安全起见,此提议最终作罢。毕竟十五尺摔下来大概只是摔断腿,把骨头接上养些日子就好了,再高就有点危险了。皎皎也很喜欢来这里玩,当初学到这部分时,还特地根据山高、台高、台重、人重和汲出来的水的重量,计算了一番汲水器的效率。
梅任行见皎皎玩得欢,不禁笑道:“你不是怕高吗?”
皎皎想了想:“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不怕这个。可能因为不算太高?”
梅任行又道:“那我每次带你上房你都不去?”
皎皎则道:“你也不看看大师兄许不许?再说屋顶那么陡,很容易掉下来。这个就不会。”
梅任行也上了廊道:“好吧,说不过就加入。我陪你一起玩!”
夕阳西下,群鸟归巢。顾生寒在一旁看着师弟师妹嬉戏,莞尔而笑,神色温柔。
三人在天色完全暗下来之前回到了弟子房舍。皎皎洗漱后,坐到书案前,凭着模糊的记忆在《诗选》和《词选》中翻找阁主说过的句子,然而细节实在记不清楚,是以只翻到了一半。
阁主交待以“月”为题再写一首。若是写律诗,那么颔联和颈联便需要对仗,实在有点犯怵。自己不是不能对仗,只是不喜欢在不想对仗的时候为了格式而去对仗。大诗人如李白,自然可以不拘于此,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譬如那首《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真的是一点都不对仗。可自己又不是这样的大诗人,写不出这样的天成之句,最起码现在还不行,所以还是写绝句吧。
可是写什么好呢?“月”,那自然要看看今晚之月才好下笔,于是趿拉着木屐,裹上厚衣服出了房门。然而抬头望去,却见月亮被浮云遮住,等了好一会儿也没有出来。李白写过“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自己总不能照着“浮云蔽日”写“浮云蔽月”吧?那阁主关于“月如钩”的一番话可就白说了。
若说写月,谁又能写得过李白呢?“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甚至此情此景,也有一句很相近的“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只是今夜大概是见不到月,没有“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了。
古往今来,那么多伤心人,对着月说了那么多伤心事,若是月也有感情的话,会不会觉得有一点烦恼呢?除了对着自己思乡的、怀人的,还有对着自己叹息的、流泪的,甚至还有邀酒的,可自己全都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确实会烦恼吧。邀酒的人说它“不解饮”,它也许“解饮”,但是喝不过,而且喝醉了还没办法开口,说上一句“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现在不出来,大概是在躲酒吧?等等,躲酒?
皎皎连忙回了屋,一边铺着绝句的格式,另一边翻着韵书,提笔蘸墨,写下:
人间多少伤心事,几处秋声欲问天?
明月不堪邀酒客,云来偏向此中眠。
诗仙大人,多谢多谢!不过希望您别看到这首诗。若是我如此不幸,这诗让您看到了,您大人有大量,不要和我计较。 “几处”秋声,所以前两句不是专指您的。唉,可后两句怎么办呢?“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可太出名了。
正如此想着,却听到敲门声:“皎皎?小皎皎?”
哦,是二师兄啊,还好,还好。
“怎么了?”皎皎打开门。
梅任行换了一件比白天更厚的披风:“趁大师兄没发现,我们去屋顶上吹风吧?”又捻了一下皎皎的袖子:“穿得倒是挺多,不用加衣服。”
“我不去。我怕高。”皎皎试图关门,然而没有成功。
“放心,有我在,很安全的,和汲水木台一样安全!”
“不去!我不去!”
“哎呀,走吧,走吧!”说着将皎皎拖到院中。
“可我上次就差点掉下来。”
“这次你先上,我再上,我会保护你的!”
皎皎只好不情不愿上到房顶。木屐不大方便,又懒得回去换鞋,所以直接光脚上了梯子。当然如果提议去换,梅任行也会怕她直接锁门而把鞋给她拿出来。
待到房顶之后,见她一直用手扣着屋脊,梅任行于是用自己的手将其握住。
“怎么了?”
“心跳和呼吸变快,是害怕吧?”
“是啊,你害怕?”
“我害怕。”
“可这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