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
“驴胶本已熬好,只晾凉切片就能给老太太入药。但锅柄忽然断裂,熬好的胶倾倒了一地已不能用!”
姚姜叹气:“我已遭遇了两回意外,看来我不宜在贵府熬胶,”
家主拿起那物事细看,面色一端:“刘娘子,两回意外?请你说分明些。”
姚姜先将锅柄突然断裂说了一回,又接着说:“上回老夫人寻我去说话,来回时刻不长,但灶上的驴胶却熬糊了。我离开后,贵府中有位老妈妈来向我表妹要了碗酒酿。”
“我表妹仅盛酒酿离开了片刻。灶内的文火变为武火,将驴皮烧得焦糊在了锅底。若没人添火烧油,怎会如此?”
姚姜穿越前曾因好友孕产研究并尝试熬过两次驴胶,成品的成色不佳,但已经具有一定经验。
听了田郎中的话,看了孙府贴在城门口的告示,知道好驴胶一定对孙家老太太有改善,她想借熬驴胶赚些银两。
她反复比对非遗阿胶的熬制指南修正自己曾经的经验,认真按指南来熬胶。
她想过失败,也认真做好了每一步。但两次失败全都来自低级错误,这已不能算意外,而是有人不想让她成功!即便她再次熬胶,还会有更奇特的意外!防不胜防!
家主立起身来:“刘娘子,我随你去看一看。”
姚姜引着家主来到小院时,已有几名孙家下人在厨房门前探头探脑!厨房的门开着,竹青拦在厨房门前没让他们入内。
家主步入厨房,仔细看了看倒扣在地上的地锅,又看撒了一地的驴胶,蹲下身抠了一块拿起来细年。
驴胶还未凉透,触手柔软,虽然沾染了灰尘污物,但色泽为隐隐透明的深褐!
孙家家主唤来另一位管事低声吩咐了几句,那管事对姚姜行礼:“请刘娘子收拾收拾,我送刘娘子出府。”
姚姜和竹青的随身物品不多,收好后跟着管事出了孙府后门。
一辆马车停在孙府后门外,管事微笑:“请二位娘子上车。”
马车将她们送到钱塘城外的一所三进小院。
下了马车,那位管事微笑:“二位娘子,我家家主劳烦二位到此间等候,他有话要与二位细说。”
不多时,孙家家主来到,他对着姚姜拱手:“我细看了刘娘子熬好的胶,与药书中所写一般无二,应当是极好的驴胶,可惜不能再入药。我将二位请到此间来重新熬制。府中人不会到此间来,从即日起,二位若有所需便对蔡管事说,他是我身边人,信得过。”
这院子有两名下人两名仆妇照看,蔡管事将他们唤来分派了事务,又嘱咐:“二位娘子请放心住下,有事只管使唤他们。此间所需用物连同熬胶所需的物事我自去采买,后日一并送来。”
直到孙家家主与蔡管事离去,竹青都未缓过来,“姐姐,这,这……”
姚姜微微一笑:“你当我们熬胶出的差错都是意外?铁锅可是新的,锅柄也由铸铁所成,随意就断了?各家都有不愿人知晓的私事,孙家也不例外。既然来到了这里没人打扰,我们把胶熬好赚了银子便能在钱塘找住所了!”
这小院精致幽静,无人来打扰,姚姜带着竹青用了半月时间,将蔡管事送来驴皮与黄酒都熬成了上等驴胶。
姚姜让孙家下人传话给蔡管事,次日孙家家主便来到。
驴胶切为厚片,色泽深褐,边角隐隐透明。
孙家家主啧啧赞叹:“果真是淡腥气中夹杂淡香。刘娘子,你这驴胶熬得可真好!这手艺可真真难得。”
没等姚姜说话,孙家家主对她拱手:“好胶难得,还请姚娘子勿嫌辛苦,再熬制些许。这回我送几名机灵的伙计来帮手,二位只管使唤,不要再如先前那般辛苦。”
之后的几日,孙家上下都送了谢仪来,连孙家老太太也送来不少礼物。
姚姜问起,来人笑着回答:“大夫不仅用刘娘子的胶入药,还让老太太每日以黄酒蒸了服用,精神比从前健旺了许多!”
清点了谢仪,竹青吃惊之极:“孙家可真大方,谢银给了八百八十八两!足够我们在钱塘立足了!只是将来这许多银子物件我们怎生拿走?路上也不安全!”
“银票得有主人的签押才能兑出银子来,给银子更好。”姚姜将一锭银抛起接住:“将来的事将来再说!”
姚姜带着孙家下人又熬出一锅驴胶,但这回的驴胶却品质寻常。
仔细比对后,姚姜告诉蔡管事,“这张驴皮本没有先前的好,少有胶性。再采买驴皮时可得小心了,还得配些烧酒激发药性。下回采买时管事带我同去,我来挑选药材。”
辛苦了十数日,熬得满满两盘驴胶,姚姜指使着伙计将驴胶倒入木盘中晾凉,“这回的胶极好。”
这些日子过来竹青也成了个行家,她仔细端详着驴胶:“色泽深褐,胶性极佳,晾上一日明日成形切片后将这些胶送回去,家主必定高兴,说不好还会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