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信
却终是拗不过这个女儿,柳氏自然不舍,沈时珍便许她陪嫁过来,从未亏待。
“阿柳,来的正是时候,我有事与你说。”沈时珍斟了盏茶,轻言:“我听卿儿说,前些日子,来了两位汴京公子。”
柳氏深提了眉,映出几分线条:“是来了两位年轻公子,不过说是为他母亲备寿礼的,那厢虽说孝顺,可毕竟不好坏了规矩,故并未卖与他们。夫人可是又多心了?时隔多年,我们早已与汴京那边断了往来,我念着不若免了这个规矩,总是百利无害?今日便是想问问夫人的意思。”
“规矩是该破了。” 沈氏沉沉叹息一回,“不过不是因为这个,你还不知,那郎君便是她的儿子。”
柳氏颇有些震惊,脑中仔细回想一番,才恍然觉得那位郎君真是像极了他的父亲,尤其是那双处变不惊的眸子,较之更为锐利,可算当世无二了罢。
“夫人见过了?”
沈时珍将始末仔细说了一通,柳氏听完心下奇怪,可也并未多说,只是隐隐有几分忧心。
“想是夫人心中早有定论。”柳氏双手交叠在膝前,只觉得心中狂跳了几下,面色便略显苍白。
“身在其中方知其味,有什么是能瞒得住的,不若顺势而为,以求心安。”
“可我还需提醒夫人一句,这淌水太浑了,需万分小心!”柳氏急言道,不安的站起来趔趄了两步。
沈时珍的目光与她一道穿透窗子,那个开着几株少见的白薰草的院落边上醒目的窝着一条白色长毛狗,她暗道:“卿儿还这样小,我怎么能放心。”
“阿柳,易安可有来信?”沈时珍念到这个女儿有些心疼,虽说都是一个肚子出来的,但这俩姐妹的性子竟是截然相反的,易安性子稳重脾性也随和,不到两岁便囔囔着要帮忙做活,琴棋书画无一不勤勉,更是在织锦上有所造诣,可就是太过懂事了,倒招人心疼。
“大姑娘自嫁去润州,便少有书信寄来,想是婆家事务繁忙,夫人还放宽心。”
柳氏这番话却是抱有安慰的意思,谁不知大姑娘是嫁了个做官的好郎君,可那刁蛮无理的婆母倒还眼高于顶,常在人前说的一句话便是,我儿之才娶个公主都不为过,怎么就瞧上了扬州卖布的女子。
天知道这话若是传到哪位公主娘娘的耳朵里,这林家指不定遭什么罪,值得庆幸的是那当今圣上虽也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可膝下子女却寥寥无几,因此都保护得很好,别说能被哪个公主听去,就是传到汴京,也透不过那厚重的红瓦宫墙。
“她那个婆母也不是好相与的,好在尉周帮衬一二,不至于难过,但愿日后卿儿不要重蹈她阿姊的覆辙。”说完,又觉得自己真是多心了,依卿儿那性子非是要以暴制暴才罢休罢。
柳氏瞧她的样子,立马知道她方才所想,于是二人相视一眼,随即掩面笑了好一阵。
“过几日,我再叫人打听打听。”
沈时珍微微点头,收了帕子,“怕是过些时候该见见了,免得日子久了,觉得有些冷落。”
柳氏听出了话里话外的意思,即使经历了再多,此刻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很快低头,担心叫夫人瞧见。
“好了,今日也乏了,晚间一道来吃个饭罢。”
柳氏应下,连忙退了出去。
这厢又哭又笑的,外人看来岂不是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