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頔山之会(下)
正月初九,頔山之上,连山归藏,天地苍茫。
晋王负手立于山巅,纵览群山。亲卫军首领高长阙执枪而立,守卫在侧。此枪名为“霸下”,乃五大神兵之一,枪长一丈二,重逾八十斤,枪身黑如耀石,泛着泠泠寒光。
典客部卿籍婴盯着长几上的香炉,眉头紧锁,待一炷香点完,他蹭地站起身,大步走到梁国典客寺众从属面前,质问道:“约定时辰已过,我们大王早早便来了,已等了许久,梁王他人呢?”
众人面面相觑,只说不知。
籍婴走到晋王身后,躬身一礼:“大王,我去‘请’梁王来!”
晋王道:“籍婴,你这急躁的性子,倒真是十年如一日,你且过来。”
籍婴闻言,行至晋王身旁,晋王指向前方,道:“‘頔’字之意,为美也,好也。若非因缘际会走这一遭,寡人几乎忘了,原来这世间的山川河流,竟壮美如斯。”
籍婴顺着晋王所指之处放眼望去,但见天青云阔,千山雪隐,顿觉胸中大畅,道:“果真是美极。”
“可惜山河虽好,百姓却不能安享。”晋王微阖了眸子,道,“今次途经朔阳,其西北方三十里处,有山名为‘会雁’。此山肥沃,山中药材甚多、遍生栗子、枣子,可却无人采收,烂在地上。去年八月时,朔阳、朔州、河阳、河间等地刺史相继上表,道因天灾致使收成不足,请拨粮赈灾。是以寡人见状,极为不解,使人询问百姓,既闹饥荒,何以不去会雁山采食栗子和枣子?百姓哀道,非是不想去,而是不敢去。只因那会雁山聚了一帮匪类,专干打劫的营生。”
籍婴道:“晋国北境有匪寇之事,我也有所耳闻。”
晋王极目远眺,摇了摇头,道:“这不是‘有’或‘无’的问题。仅距朔阳三十里,匪类竟敢如此嚣张,这分明是‘盗匪横行’,更有甚者,是‘官匪结私’。”
籍婴凝神沉思,默不作声。
正在这时,宫人高声唱道:“大王驾到——”
晋王微微一笑,道:“你看,他这不是来了么?”
宫人引路,刘匀护驾,梁王施施然而来,蔡玢、温衡、景休、从逸、孔林跟随其后,依次入场。
晋王迎将上前,略沉了头,将梁王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目光在他圆润的腹部顿了顿,又抬起头,眉目间难掩笑意,犹与故友重逢:“兆老弟,一别数十载,你享得好清福哇!”
梁王掩在衣袖下的手蓦地攥紧,指节发白,亦将晋王打量了一番,皮笑肉不笑地道:“姒喜,你倒是越发穷酸了,这布鞋上补丁叠补丁,穿着不嫌硌么?早知如此,寡人便捎带几双给你了,也好换洗换洗。”
晋王浑不着恼,笑道:“衣裳鞋子不过是蔽体遮羞之物罢了,何值一提?来,兆老弟,请上座!”
梁王毫不客气,径自入座。晋王落座后,各公卿大夫亦依序而坐。
晋王道:“咱们兄弟今日在此重逢,委实难得。我备了些薄酒,咱们且饮三杯,一诉别情,再谈他事。”
宫人呈上牛肉和酒,梁王左右宫人一一试过后,方置于梁王面前的长几上。
晋王举杯相敬,道:“兆老弟,你我之间的恩恩怨怨,实不足为外人道哉,尽在酒中了。这一杯,我先干了。”言罢,尽饮杯中酒。
梁王端起酒樽,一字一顿地道:“尽在酒中。”亦一口饮尽,“砰”的一声,将酒樽撂到长几上。
“既有酒肉,如何能少舞乐助兴?”
晋王招了招手,十名女伶身着胡服,腰缠皮鼓,鱼贯而来。
刘匀跨出两步,以手按刀,将梁王护在身后。
晋王拍了拍手,乐声起,众女伶一面拍鼓,一面踮脚,鼓点与足声相和,节奏明快,韵律活泼,别有一番风情。
梁王道:“允常,你退开些。”刘匀依言退开,垂手躬立。
梁王瞧了片刻,手指不由跟着节拍一下下轻点。舞至酣处,女伶们扭腰提胯,婀娜身姿尽显,脚旋如飞,鼓点密密如雨。梁王微眯了眸子,道:“有点儿意思。”
“咱们都是疆场拼杀出来的男儿,听到鼓点儿声,自是倍觉亲切。”晋王笑道,旋又叹了口气,“光阴似箭,一晃而过,咱们都老啦!我这腿脚呀,越来越不利索了,现如今骑个马都难缠,唉,老不中用了,还是你年轻。”
梁王道:“寡人也不比你少几岁。”
晋王感慨道:“活到这把年纪,方知人力不足,天命难违,多少旧事空回首。来,兆老弟,天地可畏,此杯敬之。”言罢,洒半樽于土,饮半樽入腹。
梁王亦然,饮罢,自斟一杯,道:“姒喜,此杯寡人敬你。国事为重,喝完这杯酒,咱们也该说说正事了。”
晋王笑了笑,放下酒樽,挥退女伶,道:“公子良何在?”
梁王令道:“带上来。”
片刻后,众亲兵避开一条道,公子良手脚皆缚,由阴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