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情深
遏,恨得咬牙切齿。
王厚义呢?对加根他奶同样没有感情。虽然厚义是以继子和上门女婿双重身份进入这个家庭的,但他从来就没有喊过老人家一声“妈”,一直称呼加根他奶为“伯母”。那么繁重的家务压在老人家身上,厚义丝毫也不同情,还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儿,说衣服没洗干净,说饭里有砂子,说家里的猪越喂越瘦……稍有不满意,就对老人家横眉瞪眼,污言秽语地谩骂。
这种时候,加根他奶多半忍气吞声,不与厚义计较。但厚义有时又骂得实在太不象话,表现得太不近情理,老人家就要回骂几句。结果,就招来厚义的拳打脚踢。加根曾亲眼见到,他爸双手扯着奶奶的头发,狠命地往墙上撞,撞得奶奶昏死过去……
因为这些耳闻目睹的经历,加根离家去师范学校读书时,就对奶奶特别不放心。有他在家,厚义兽性发作的时候,他还能尽自己的力量帮奶奶一把,喊左邻右舍的乡亲们来扯劝。而他这一走,奶奶可真是孤立无援、凶多吉少、前途未卜啊!
初到孝天县师范学校,王加根无时无刻不记挂着奶奶。逢到节假日休息,他就坐汽车回王李村看奶奶。每次回家,他都会发现奶奶的身体不如从前,比上次要衰老一大截,耳朵也越来越聋了。一聋三痴,干家务活不如以前利索。奶奶看到孙儿回来,总是高兴得鼻涕一把泪一把,拉着加根的手,问长问短。系上围裙,挪动着小脚进厨房,煮鸡蛋给孙儿吃。
家里的鸡下蛋了,奶奶自己舍不得吃,也舍不得卖,总是瞒着王厚义,收在自己的衣柜里。等加根回去了,就煮给孙儿吃。前年夏天,因为天热,加根又两个多月没有回家,奶奶收藏的鸡蛋好多都坏了。老人家心疼得什么似的,一个劲地骂自己“老糊涂了”。有了这次教训之后,她就把鸡蛋卖给那些走村串户的小商贩,留下钱,等加根回家了,就偷偷地塞给孙儿。
不过,自从胡月娥来到这个家,加根他奶就很难从鸡窝里捡到鸡蛋了。老人家完全丧失了对这项收入的支配权。
“哟,加根回来了!还没吃饭吧?我拿鸡蛋给你下面条。”加根刚挨着奶奶坐下,胡月娥就耸着高高的胸脯,从外面走进家门。
加根说不饿,不用单另做吃的,呆会儿一起吃午饭就行了。
“也行。你爸去街上割肉了,中午炒两个好菜,你们父子俩喝点儿酒。”胡月娥顺风转舵,拎起厨房门口的菜篮子,说,“我去菜园子弄点儿菜回。”
半个时辰后,王厚义和胡月娥双双回家了。夫妻俩一起动手,洗的洗菜,切的切肉,煮饭炒菜,齐心协力做好了午饭。
“加根,你去把胡太婆接来,一起吃中饭。”厚义见桌子上有这么多好菜,吩咐儿子去请胡太婆。
加根满口答应着出了门。
胡太婆是王李村独一无二的五保户,并且是村里年龄最长的老人,已经九十多岁了。她丈夫死得早,唯一的女儿出嫁后,胡太婆就孤身一人生活在王李村,一直由生产队保吃、保穿、保医、保住,死后当然还得保葬。也不知祖辈之间存在什么亲缘关系,胡太婆一直被加根家认定为“自己屋里的”,平时走动比较频繁。王厚义担任生产队长那些年,对胡太婆也格外照顾。胡太婆家的生活用水,总是厚义帮忙挑。春节时的对联,也是厚义帮忙贴。厚义家里弄了什么好吃的,也会给胡太婆送一碗。
像今天这种情况,厚义自然也不会忘记胡太婆。
加根甚至觉得,他父亲对胡太婆,比对他奶奶还要好,也不知道这其中是什么原因。当然,胡太婆对加根也是挺好的,打小就格外喜欢他,见到他总是“乖乖”前“乖乖”后地叫着,把别人送的罐头呀蛋糕呀分给加根吃。过年的时候,加根还会跟着父亲去胡太婆女儿家——也就是他姑婆家拜年。后来,胡太婆的外孙女春芝嫁给了加根的四叔王厚德。亲上加亲,两家的关系就更密切了。
胡太婆住在生产队的公房里,门口是开阔的稻场。老人家正坐在屋侧边的树阴下,手摇着蒲扇乘凉。
当加根说明来意时,胡太婆并没有表现出他所预想的那么高兴,反而脸拉得老长,没好气地回答:“我不去!”
加根非常吃惊,问胡太婆为什么不接受邀请。
胡太婆于是拉着加根的手,长长短短地哭诉起来,又生气又委屈地说,王厚义和胡月娥对她如何不好,如何虐待她。
“胡月娥昨天还跳起胯子来骂我,咒我死!今天又接我去吃饭。我是三岁小孩么?打一下,再摸一下。”胡太婆气呼呼地说,接着又嘱咐加根,“乖乖,你要是工作了,就把你奶奶接走,让她跟着你享几天福,莫让她跟着厚义和胡月娥。这两个狗男女,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迟早会把你奶奶整死的。”
王加根觉得面子上很过意不去,但还是盛情相邀。
胡太婆执意不去。她说,与厚义和胡月娥坐在一起根本就没有胃口,哪里吃得下什么东西。
告别胡太婆,返回家里的路上,加根越想越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