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7 章
量军士调动极为可疑,尤其是永州边上的三万人。陛下已决定从西疆和京中调兵去永州。可两个月后,汪若谷又上了一份折子,说是已经查清,调动军士是为了修建园林和陵寝。永州边上,南安王的陵墓已在挖掘了。”
“所以皇上后来并未再调兵去永州?”林宣道。
“正是如此。他既是为了挖陵墓,那陛下贸然调兵前去,倒容易引起百姓恐慌,民心动荡。但他真是为了挖陵墓还是别的,便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可如今罗检泄题给汪若锦,不能不令人怀疑。汪若谷奏本更改在前,汪若锦得到科举考题在后,若这两者有什么联系,那恐怕并不只是简单的舞弊案了。”
林宣沉思着道:“若不是,那景王又知道多少,或者说牵涉多少?”
林国公看着林宣,嘱咐道:“方才这些是我们私下的话,我告诉你,是希望你注意分寸,你切莫在太子和陛下面前提及。尤其是你方才这句,与我说便罢了,万万不可在陛下面前说起。是否真和南安王有关,南安王的陵墓里是否藏着别的,景王知道多少,又做了多少,这些都是陛下的事,自有人替陛下去查,不是你一个巡防营佥事该过问的。你要查的只有舞弊一点。”
上京混迹多年,林宣并非全然的纨绔子弟,看多了朝堂起落,也知道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有林国公这样进退有度的父亲在,耳濡目染的,他纨绔子弟的皮囊下面也学了些老谋深算的心思。闻言,他心中一沉,意识到父亲话中的分量,压下往日那些在言语中争上风的念头,躬身道:“是。”
“可现下距科考开场仅余三日,你查出来的都只是线索,而非证据。”林国公提醒他道:“线索,是不能作为证据的。”
林国公说的是事实,林宣并无确凿的证据。林宣查到的是罗检府里的管家曾经去过汪家等人府上,以及汪若锦和余晟在看盐铁论,还有汪若锦向外室透露出的关于科考上榜的自信。
可这些不能作为证据,罗检完全可以咬死了说是管家想要另投他人门下,那本盐铁论也能作为是汪家先生留下的课业,而汪若锦对于科考的盲目自信若说是世家公子惯有的狂妄也不为过。
严刑拷打的确可从他们口中逼出考题,可难保他们到了陛下面前不会反咬一口,说是林宣陷害,到时又如何收场。陛下向来是个多心的。若要定下舞弊,必要更为确凿的证据,才能禀明圣上,然后拷问罗检等人。
要证明一个人知道考题,的确是件难事,若要在科考前证明,还不能打草惊蛇,更是难上加难。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在科考时当场抓住。科考文章素来字多,汪若锦等人背不下来,定要带进科场。可这一点,太子殿下又大约不会同意了。
事到如今,不能再瞒着太子。林宣以阿姐思念太子为由,邀太子来府,将一切对他和盘托出。太子起初万分惊愕,实在难以置信。而当林宣将线索一点点地告诉他时,他渐渐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殿下。”林宣打断他的沉默,提醒他道:“他们都是景王的人。若要抓人,下人的证词和盐铁论并不足。若是能等到科考,在号房里抓住他们舞弊的证据,就足以定罪。接着再查出是景王授意,光舞弊这一点,足够他好几年都翻不了身。就算朝廷和读书人会因为科场出现舞弊而攻击太子不察,可比起景王是舞弊的始作俑者,被天下人唾骂,太子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太子眉头深锁。他自然明白这一点,可他做不到。半晌沉思之后,太子摇了摇头,慢慢开口道:“不,我会禀明父皇,换罗检,换试题。”
数年相交,林宣太了解这位太子了,因此心中早有准备,并不意外。他再次向太子言明利害关系,见他依然执意如此时,便作罢了。而一旁的宋清却忍不住了,她停下倒茶的动作,皱眉提醒太子,“殿下,恕宋清直言,只要你们装作不知道,继续科考。到时证据确凿,就能给汪家等人,给景王重重一击,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太子默了片刻,抬眼问她,“可是宋清,科举是为了什么?”
宋清愕然,一时哑口无言。
太子继续道:“为了选官,不是为了算计。”
宋清急道:“证据确凿,我们废了此次乡试,重新科考,不仅可以好好选官,也对付了景王一派,而殿下损失的只是一点不察的委屈罢了,这是利远远大于弊的事。若是殿下担心影响此次科考,我们可以提前设计让余晟去卖考题,引起朝廷的注意,这样也能在科考之前以确凿的证据查出舞弊。”
在宋清说出设计余晟卖考题的时候,林宣万分惊诧,没想到宋清竟有如此胆大的念头,一时间,他仿佛看到了宋清内心深处那点不为人知的东西,竟觉得有几分有趣。
太子双目微睁,眉头紧皱,沉声道:“宋清,这样不对。科举是大周最公正的事情,这是所有读书人心中的圭臬。倘若我为了权势争夺放任此事,装作不知,将计就计。他日舞弊之名传出,无论是谁做的,无论有没有成功,都会伤害科举的神圣,伤害读书人对科举的信任。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