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测
诚拜过三次,立足原处。姜维走到她身边,亦燃了香,陪她站着,看着她闭起双眼,双手合十,口中虔诚。
“阿筠好些了吗?”淡淡浮起的烟雾里,他轻声发问。
姝妍默然,先点头,再摇头。姜维心中疼过一下。
“死生大事,原来只在散尽香气的半个时辰里。”她幽幽道。
姜维默不作声,将手里香柱稳插于枢盒之中。
“我同伯松公子在陇上军中有过一面之缘。”他缓缓说着,用他最为标志的不疾不徐的温然语调:“……我初来乍到,不知所往。他那时掌管着全军粮草的押运工作,是陛下委任的后军督粮官。那日和梁次兄路过后军驻营时,他就站在那里冲我笑着,说:‘……父亲从未高看过谁,唯你而已’。”姜维微扬头颅,格外动容:“后来阿兄说,彼便是丞相长子:乔。”
他轻呵一声,眼睛看住方才奉上的枢盒,此刻雾起烟绕,方寸之间,尽是迷蒙。
“第一面,却也是最后一面。”姜维轻叹,声中略有不忍:“阿念,死生大事,或许连半个时辰都不到,没准只是擦肩的功夫。后来再见,早已封棺。我不记得他的面貌,只知道棺木里躺着的,是丞相之子。”
姝妍悄悄勾住他的手。衣袖之下,旁人虽不知,而她觉出身侧人指尖微微发凉。
“按理说来,我早应看惯生离死别。可……”
“……可每每及此,难忍动容。”她说。
姜维默然。
“少时众人说起想做的事,乔哥哥只希望一心修学,侍奉爹娘,不求官也不求爵。赵侍郎不过想做个闲散秘书令。筠儿更想云游四方,不问世事。还有陛下……他似乎只想当一匹马,只要能自由自在的,便比什么都强……”姝雅想起昔日,眼中含了微光:“……后来乔哥哥投笔从戎,都笑他文弱,怕他提不起刀剑,也调侃他终究不敌功名诱惑,奔往疆场。短短五年,他竟为国事而死。奈何!奈何……”姝妍眼中流泪,情难自禁:“当时聚在一起的几个,如今一个循规蹈矩,任了武职;一个身不由己,囿于宫墙;一个高坐明堂,贵不可言;一个溘然伤逝,只得追思。还有一个……立于此地,徒余哀莫。”
姜维伸手为她抹眼泪:“别哭了。”
“连哭都不许么?”姝妍嗔怪道。
“当然许。”姜维看着她,又想起方才芷妤的话,宽慰道:“以后你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哭。但是,你只能跟我一个人哭。”
九月底,大军班师。诸葛筠却和父亲在近半月的时间里未曾说过一句话。
因相府举丧,诸葛筠的进宫日子一推再推。姑娘拖着近乎撕裂的心神,为母亲尽最后的孝。自诸葛亮归来,她便打定主意似的,再无一句闲话家常同他可讲。
从前将父亲黏得手脚朝天的女儿,心中终是存上了怨怼。
姝妍不敢轻歇,她每日去相府帮诸葛筠的忙,却时刻苦恼在丞相与阿筠间,不知如何才能寻得平衡点。
三月过后正是建兴八年冬腊月,大丧转了小丧,诸葛筠以贵人仪制,成为天子贵妃。
今年冬天奇怪得很,蜀中是十年难得一见的晴朗,寒意虚渺。
姜维因平定建宁叛事而迁为奉义将军,从此在侯位之后多添了一项职务,需要他履行的责任也接踵而至。
他前脚进宫领下晋赏,后脚又拿了丞相调命,不日便赶赴汉中,掌教三万五千人的虎步中军。
临行前夕正巧碰上梁虔奔往梓潼郡。二人许久未见。加上去年冬天,姜维成婚,梁虔误解,后者心中一直不平。婚礼前后的日子,即便见面,也是一副不甚欢畅的样子。梁绪虽看在眼里,却因地方事务繁碌,本想放任他们自己处理,如今观之,问题根本没有解决。
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拖得他们兄弟关系结出了一层薄薄的冰碴。
最后是梁虔的夫人乔氏在中间努力转圜,才使得自家夫婿勉强点了头,答应赶在姜维离开成都前去他那里谈上一谈。梁虔低着头,潋栀为夫君打理官服,嘱托他低下姿态,先为姝妍贺,再将他与姜维之间的心结打开。
乔潋栀原本不是那样温存陌陌的女人,出嫁前她是个以武学闻名中陶十里八乡的姑娘,巾帼一扬眉,便一句“只嫁给能够凭武力胜她一筹的男子。”
那日正值上元节,梁虔傻呵呵地跟着一群与他同龄的男孩子们跑到中陶城外凑热闹,大家看着各家各户的花灯即将点起,此时却有只灯突然掉落下来,狠狠砸到了他的脚。他跳着脚,刚要发作,见一张清丽的面庞伸出半截身子,从他头上不远的一只木窗中笑道:“阿妹,你猜怎么了?我当是谁呢,原是一个大男人被砸了脑袋瓜!”随即便从那黑逡逡的探窗中挤出几张同样青春跃跃欢笑着的面颊,一起低头向梁虔笑起来。
梁虔血气方刚,叉着腰,直起脖子冲楼上喊:“喂!什么‘脑袋瓜’!明明是脚!”他不喊还好,这么一咋呼,引得同他前来的一群男孩子也跟着那些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