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天人合一
系,同时也包含有宇宙的起源和时间及空间的无限。 太极既是至大宏观世界的缩影,也是至小微观世界的全息。南宋的朱熹曰:“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 天体是个大太极,人体是个小天体,而在人体各部位的组织中同样存在无数个小太极。《太极道诀》云:“物物各具一太极。”太极是宇宙的法则,也是世间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 天人合一者有三,一曰物天合一,与生俱来,至死方休。二曰己天合一,得人道,明明德,知知善,性归真,知己欲,知己需,知己能,知己命,立而行之,人己合一也。三曰圣天合一,得天道,天地人和,合融一体。通万物之道,取万物之用,和谐相衡,福泽天下。随心所驭,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无为而无以为,无为而无不为。为天下立德,为天下立功,为天下立言,天人合一也。 天人合一,也可以说得很简单。最后,插入一位粉丝的评价,做为总结:天人合一,即活到老学到老,乐山乐水,与所有人为善,回归自然,一切从简…… “天人合一”的真正意思是告诉我们,“天”本来就与“人”是合一的,因为“人人心中本就有一个圣人”,所以才有“心即道”,在心上求道,这是向内求,才能求到万事万物的理。 而我们很多时候之所以感觉没有天人合一,感觉它是它,我是我,是因为被自己的私欲隔断了心,自然就见不到理。所以才要克除私欲,做到无我。 人如果无法开悟,无法明心见性,看不到性,就是看不到真心,自然无法见到天地间的理,所以无法与天地同。而只有圣人、佛陀这些开悟之人,才能真正做到天人合一。 但人人心中本就有一个圣人,人人心中皆有佛性,所以我们普通人做事,偶尔也有没有私欲的时候,就能符合圣人之道,所以偶尔也能做到天人合一。 但无法时刻做到,总感觉自己与万物有你我的分别,因为有一个我执的私欲存在,而圣人则是无私无我的,所以圣人是万物一体。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身上有成功的基因。就是因为这类人天生根器就比较好,他们心中的私欲很少,所以他们经常做到“天人合一”,所做之事皆符合道。 我们东方哲学是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到最后没有主体和客体,也就是《庄子·齐物论》里说的“万物为一”,没有彼和此。 庄子在《大宗师》里还说:“真人论,忘怀于物,随物应变,天人合一。” 庄子所说的真人天人合一,并非是我们所理解的像武侠剧中的天人合一那么神,而是让自己的心与天地相融,让自己的心顺应天地之道,自然胸襟广阔而不浮华,容颜和悦,接近于自然,乐于归依,气度宽广,没有限制,一切顺应万物。 我即一切,一切即我,不过这是开悟的状态,常人感受不到。所以,当我们有对立分别的主客之别时,就有了人我之别,就不可能做到“天人合一”了,而是二、三甚至更多。 所以佛家观心到最后是“能所双亡”才能开悟。“能”是主体的我,“所”是客体、是人。也就是消除这种对立分别的人我之别,然后才能与万物浑然一体。 “能”是我能观察,“所”是我所观察的对象,也就是“我执”和“我所执”,但都有一个执着心,当执着心消除,就是“能所双亡”,就是“无为”,亦是无我,就是真正的悟道了。 张其金点了点,说道:“那你能跟我说一下天与人的关系吗?” 中国本土的道教,是一个重道贵生的宗教。道教历来重视养生延寿、修道成仙,追求不拘于俗、长生不老,其修炼宗旨是“法天贵真,静观天道”,并将自己的身体与自然融为一体。 道家认为,人是宇宙自然之子,人的生命与宇宙自然为同一条母根,这一母根自始至终都在人体内保持着连带和遗传性,人与自然密不可分。 宇宙万物的发展和运动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无论是宏观和微观,都体现着周期性及自然回合。人是宇宙创造的,宇宙间所有的生命个体都是运动着的开放系统,都与大自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和畅通。 在自然界中,每一个生命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沟通所有生命与非生命的无限整体,每一个生命都存在于一个与自然无限交感的同一体中。庄子在《南华经》中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我们东方的先哲仿佛早在两千年前就洞悉了宇宙间所有的前因后果,主张“天人合一”。 他们不把自然界视为人类去战胜的对象,而是把人也看成是组成自然界的一小部分。 他们想,人类不光要征服自然,而更重要的是将自己融于自然,归于自然。《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