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相比之下,我简直低到尘埃里去。
我假装不经意地说:“司徒学长那么优秀,喜欢他的人应该很多吧?”
丁玲满脸绯红,小声“嗯”了一下。
我一边擦拭琴案,一边说:“我明年就毕业了,国乐社弹古琴的就剩你和小杨了。你们要加油啊。”
丁玲怯生生地问:“学姐,你真的不会生我的气吗?”
我点点头道:“如果是我,我也希望能和喜欢的人并肩。我能理解。”
丁玲“啊”了一声:“你知道了?”
我笑着说:“你的眼神骗不了人。”我没有资格说教,我喜欢一个人,也不敢说出口。
丁玲叹气道:“他那么优秀,怎么会在意我。学姐,你有喜欢的人吗?”
当然有啊!哪个少女不怀春?要命的是,我还是个重度颜控!
我想了想,说道:“有一个本命,没有墙头。一直戒不掉。”
丁玲似懂非懂地望着我,笑了。她的眼睛亮晶晶的。
我们在这个熟悉的排练室里,第一次觉得有些亲近,颇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汇演当天,我依然在西餐厅打工。端午节前一天,人流明显减少了。午后的阳光隔着玻璃照进来,暖洋洋的。我还有半小时下班,心里琢磨着晚上汇演的事情。所有细节都在脑海中反反复复地演绎。我负责的区域来了四位外国人,我赶紧打起精神,上前招呼。目测是两对夫妻,或者情侣。西方人比东方人略微显老,我无从判断他们的年龄。两对人选了靠窗的沙发位,我连忙递上英文菜单。两位女士看了起来,不时用法语交流起来。我听了七七八八,反正菜单上的东西我都背的滚瓜烂熟。只听一位男士问我今天“推荐菜”是什么,他努力说中文的样子,让我想起当年蹭法语课的自己。我用英文流利地回答了他的问题。他点点头,表示明白了。又和身边的女士用法语商量点菜。渐渐地,我明白了,他们四人习惯用法语,其中一位女士的英文不是特别好,因此这位男士一直在帮她翻译菜单。他不太确定的时候,会向我求证。
我看着时间,心里焦虑,生怕他们耽误我下班。我的时候不多了,回到学校要马上化妆,或许有机会和司徒学长再彩排一次。因此,我需要速战速决。
平时,我会安静地站在一旁,面带微笑等待客人点单。今天却不行,我看准机会,开口用法语给他们介绍。两位女士边听边点头,很快,给他们点完单,我心里长长舒了一口气。
上菜的时候,一位金发女士问我的蝴蝶在哪里买的。我这才意识到,今天别了一个蓝色蝴蝶发卡。非常普通的发夹,学校东门的一家小店里10块钱3个。
那位女士用法语问的,所以我也用法语回答她。她显然很喜欢哪个蝴蝶发卡,不知怎么,我提到了看了那部《蝴蝶》的电影,特别喜欢Isabelle,喜滋滋地用作自己的法语名。那位女士笑着说,她也叫Isabelle。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另一位棕色头发的女子也兴致勃勃地加入我们的聊天,后来我们居然还唱了《蝴蝶》里面那首一问一答的主题歌。两位男士还给我们鼓掌伴奏。难得有如此情景,一旁的几位服务员都笑着看向我们。
一曲终了,我看了时间,已经到了下班了。赶紧和四位告别,匆匆去了员工休息室换衣服下班。赶到大礼堂后台,看到一袭白衣的司徒博,真是太帅了。我笑嘻嘻地求他原地出道。他白了我一眼,催我去化妆。
因为要蒙着面纱,我让化妆师只花了眼妆。丁玲的眼妆也是同款,她穿着T恤和短裙,极为娇小可爱。我和司徒博在对谱,她就安安静静坐着,看着我们,她的眼睛里掩饰不住的热烈。
台下有校领导和各学院代表。我和司徒博刚登台,台下一片热烈的掌声。在第一排坐着许老师。刚听到主持人报幕时,我还在纳闷是哪个“许宗博”,想了半天,居然是催化组的许老师。我们两人都是一袭白衣,一个抚琴,一个吹箫。不知不觉我和司徒博已经合作两年了。我们在台上用眼神交流,我能读懂他的意思,他也能了解我的。当我的手指抚上琴弦的那一刻,周围是一片昏暗,唯一的光亮,是站在我几步之遥的司徒博。三首曲子很流畅地演奏完了,我们和观众鞠躬致谢。按照剧本,我只需起身鞠躬。但司徒博一手握箫,一手向我伸出,他侧脸微笑地看着我,我犹豫了不过几秒,伸手和他相握,一起鞠躬致谢。演出非常顺利,比预计的效果还要好。
回到后台,丁玲已经在通道处等我了。我们去了女更衣室,迅速把衣服换了回来。我穿回短袖雪纺衬衫和A字裙,帮助丁玲系好腰带。丁玲比我娇小,原本的汉服也是按照我的尺寸定制的。明显衣服有些长了,裙摆拖在地上。反正是集体谢幕,没人会注意这些细节的。
出了更衣室,我看到司徒博坐着玩手机。我的脑海里依然是他白衣飘飘的古装造型。我上前和他道别,他抬头看着我,问我要不要他送我一程。我笑着婉拒,表示不需要。台上已经是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