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
真难吃啊。
翌日,季姚老实地排队回了家。
虞仲看到她平安回来,总算松了口气,转而给她端来一碗热热的肉汤。
“进不来了也不知道叫人给我传个信,还是有小乞儿来和我说我才知道,不然,我就要去找你了。”
季姚讪笑一下,立马提起崇应彪来转移虞仲的注意。简要说了一下昨日的见闻后,她怏怏道:“阿兄,我昨日见到少主了,他却一副不认得我的样子,还训斥我。”
救命之恩与漫长的未相见的时光,足以将人塑造成圣人,而当幻想与事实相悖时,失落也足以汇成海。虞仲深知此理。
见妹妹闷闷不乐,他开始安慰:“四五年未见,我们都变得太多了,少主他认不出来也是正常的。”
但想起崇应彪的样子,她皱了皱鼻子,还是无法接受,不开心道:“少主他肯定认出来了,可为什么说不认识呢?他明明愣住了。”
虞仲叹道:“不管认没认出来,少主毕竟都帮了我们。”
季姚兄妹并不是游商出身,相反,他们出身贵族,只不过是来自崇州都城的一个小贵族。
父母、祖父母……虞氏一族世代为崇北的助祭,忙时协助大祭司准备祭品,闲时便采集酿酒,打猎熏肉,以作后补。
长子虞伯是北伯侯世子的玩伴,若不出意外,他及其未来的妻子会成为下一任助祭。
而次子虞仲则是公子崇应彪的玩伴。彪是个寂寞的孩子,嘴巴虽坏,但心却不坏,虞仲便也时常带着季姚去陪伴崇应彪——季姚小虞仲两岁,兄妹俩十分亲密。
三人经常一起进山游猎,小时候追鸟打兔,大了一些便猎鹿逐彘。通常是崇应彪与虞仲一同逐猎,季姚留在安全的地方生火烹饪——她年纪虽小,却已得家族烹饪技法之真传,做的炙肉美味无比。这也是崇应彪愿意带上她的重要原因。
同为不必继承宗祧的孩子,他们就这样相互陪伴着,一起长大。
直到崇应彪十一岁那年,朝歌传来王令:东西南北,合八百诸侯,各遣其子入贡大商,是为质子;诸侯敢有谋反者,先杀其质子,然后族灭之。
幼弟刚学会走路,长兄是世子,前往朝歌的人选会落到谁头上,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于是当夜,崇应彪长跪殿前,自请入贡。这是他记事以后,第一次得到父亲的不舍与母亲的怜惜。
临行前,虞仲和季姚陪他在崇北打了最后一次猎。下山分别时,季姚还很不舍地说自己亲手做的熏肉熏肠已能收了,少主能带去朝歌吗,可没等崇应彪回答,他的心腹匆匆赶来,告知了他们一件大事。
今日,祭司们在为将要祭告先祖的北伯侯准备供品。一切就绪,大祭司检查时,发现酒品上有飞虫盘旋,意欲染指,虞父惊慌地要驱赶,宽大的巫袍却在飞舞间不慎打落了先祖的牌位。大祭司当即盛怒,为免祖宗降下惩罚,联同北伯侯下令:虞氏一族尽数作人牲献祭,以弥补过错,慰问先灵。
但心腹打听到的是,虞氏族人眼下俱已押解完毕,只待吉时便会祭天。
崇应彪心头狂跳。
虞氏人口众多,感情深厚,抓捕的人对家族成员不熟悉,所有族人不约而同地隐瞒了还有一对兄妹的存在也不是不可能……
他当即就解了弓箭,塞给季姚,粗鲁地推搡他们离开。
“不必多言,快走,这里有我!”
……
这个春天,他们随着解冻的冰河从故土远去。只不过一个是生离,一个是死别。
公子崇应彪停在了淇水,从此成为了质子崇应彪。他无法融汇,在朝歌的生活依旧孤独,愈发刻薄。
而虞仲和季姚,则开始了漫长的流亡。江河生生不息,蔓如蛛网,遍布大地,他们就逐流漂泊。当过猎户,做过屠夫,但因惦记着想要报恩,最后又成了游商;他们四处辗转,勤勤恳恳地运货做买卖,直到积累下了足以奉给崇应彪、报答旧年恩情的财富,才又千里迢迢奔赴朝歌。
多年不见,只能常于心中回想与其相处的点滴过往,在季姚心中,少主的形象一直光辉而温暖,但是模糊的。如今乍见,他却变得十分冷漠,还那么凶地质问她,鲜明无比……也难怪没办法接受了。
唉,是她自己要求得多了,少主又不是她的人偶,哪能一切如她所想呢?
季姚自己想通了这一关窍,见兄长神色关心,便很快收拾好失落,点头道:“也是。我们本来想的就只是把东西送到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