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Chapter. 13
入夜的城市依然喧闹,半昏半暗的天是最适合才子佳人们乘舟共游的。
我看了看四周,人们往来不绝,脸上是喜悦的笑容。看得出如今太平盛世,大家都过得不错。
“子澈。”我在一处卖锦布的地方停下。
听到我唤,他朝我转过身子,“嗯?”
“快入冬了,我给你织块帕子,你要不要?”
“难道不入冬,这帕子就织不得了么?”他好笑地看着我,弯弯的眼眸里仿佛盛满了月光,“你织了,我自然是要收着的”
暖暖的,昏暗的,摇曳的烛火光打在他身上,他在光影里看向我。仅是那一眼,一眼——
却足够藏匿我所有想要开口的、未曾说出口的话语。
我低头收回目光,“那你挑块布吧。”
“送人的礼物哪有自己挑的理。”他愈发靠近,“那不就成我逼迫你送的了么?”
我哑然。
那便给他绣一朵白玉兰吧。
世人追逐他独特的芬芳,无暇的清逸,而他在这样的期望下终究不负众望。
我拿上一块灰白色,也就是是他在河边接我那天所穿的颜色的厚重绸缎,再挑了几根雪白的、鹅黄的、墨绿的蚕丝线。这样也许并不适合做手帕,我扬扬唇角。手帕一般都是轻薄且廉价精致的。
算了,反正不是我用。
我付了钱,将绸缎和丝线一并放入口袋,之后便跟着他往驿站走。
驿站和渡口设在一处,便利陆路和水路,倒是精妙。
于丞相穿着青绿色的官袍,在人群里颇为显眼。今年他也才刚过盛年,还不至不惑,神采奕奕的眼眸里是刚正又尖锐的光。
“于子澈。”
于丞相迈着稳健的步子朝我们走来,我侧头去看于之,他只是笑着低了低头,“好久不见啊,父亲。”
“怎么不见夫子?”
“在府上授课。”
“授课?授谁的课?”
“夫子新收了两个学生,是从桃源来的一对姐弟。”于之将我往前拉了拉,“这是阿初。”
我走上前,对着于丞相弯腰行礼,“丞相大人。”
于丞相左盯盯我,右看看我,半晌后才吹了吹胡子道,“既是夫子的学生,怎么不留在府上听课?”
“子澈说一个人接您有些孤单,我才跟着来的。”
“子澈?”于丞相将目光移向于之,“你老实说,把这位姑娘收留在府上有什么目的?”
“哪有什么目的啊…夫子要收的,可不关我的事。”
于之说着,转过身对我使了个眼色。
我只当什么都没看见,“丞相大人,入夜了。早些回府吧。”
于丞相狐疑地盯着我和于之,随我们上了马车,一路无言。
中途于之说过几次话,不过我和于丞相都没搭理他。
“夫子即将入宫为帝师,这些天却又收了两个学生,他是怎么想的?”于丞相敲敲桌,“于之,你倒是给我分析看看?”
“夫子自己的心思,父亲,你不妨回府后直接问他。”
于丞相哼了一声,看向我,“丫头,你叫什么名字?”
“桃源阿初,家世粗鄙,无姓。”
“既已入了回静,无姓反而更招摇。”于丞相沉吟片刻,“我夫人姓许,她生前说若我们有个女儿,定要取名叫‘期’,于期,倒也是逾期…”
“不吉利,还是姓许吧。”于之抢先接过话茬,“许期…许期初。”
于丞相嗤笑一声,语气里多了些挪揄的意味,“阿初,你住在哪个院子里啊?”
“全是听子澈安排的。是一个僻静、有桂树的院子。”
“哦?全府上下,只有三处僻静的院子,无鸟无虫。分别是我住的、夫子住的,和于子澈住的。我院里种的是梅,夫子院里种的是木槿,唯有他于子澈…”
“是,子澈的卧房在我对门。”
“那怪不得了。”于丞相叹了口气,“子澈不是什么正人君子,阿初,平时得多防着他。”
“…是。”
于之幽怨的眼神朝我投来,像是在不满我怎么不替他辩解,“‘许期初’今后就是你在回静的名字了。那阿朔跟着府上姓吧,‘于朔’。”
我低头应了声好。
下马车的时候,丞相年长,先行。趁此空当,我听见于之问我,“既已有了新名字,日后喊你‘期期’,可好?”
不知怎的,我脸颊一阵发烫。恰巧于丞相回头看我,我忙踩着车槛下车,只在风里留下了一声微不可闻的“嗯”。
随后在我耳边的,是他带着笑意的一声“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