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行动开始
一切准备就绪。 指导员李文杰精挑细选的精锐班十二位战士,在凌晨一点左右出发了。 这是晚上最适合发动夜袭的时间点,在这个点,据点里的鬼子、伪军是睡得最沉的。 今夜的月色算不上皎洁,也并不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是那种隐约可以看见道路,朦胧着月色的夜晚,正适合搞摸营、偷袭一类的军事行动。 连长朱武带着九连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民兵,潜伏在据点几百米外的缓坡下。 指导员李文杰此刻也在,在主力部队发起冲锋之前,掷弹筒阵地与主力部队是在一块儿的。 望着昏暗的月色下,正在借着夜幕的遮掩,向鬼子据点内渗透的精锐班战士们,借着月色可以看到,李文杰的脸上挂满了担忧之色。 朱武在一旁低声宽慰道:“文杰,放心吧,这精锐班的战士都是你按照他们的性格和能力,一个一个挑选出来的,肯定出不了岔子。” “话虽如此,可我总是担心,不亲自带队,总怕发生点儿什么意外。”李文杰忧心道。 低声说着话,在两人的视线中,战士们按照提前探查好的情报,找到时机,顺利接近鬼子据点外围的铁丝网处。 接着是剪断铁丝网,打开一个可以供人猫着腰通过的缺口,然后在鬼子灌满了水的堑壕上搭上木板,越过堑壕,趁机接近鬼子据点,安置炸药包。 说起来也就是这些流程,似乎并不算太难。 精锐班出发之前,李文杰再三强调行动中的各种细节。 比如剪铁丝网的时候,不要一次性剪断,最后留下一部分用两只手缓缓折断,以防止发出咔嚓的声响。 摸进鬼子据点的过程中,整支队伍一共要准备三个警戒哨,队头,队尾,还有队中,随时提防着鬼子循环探查的探照灯。 一旦探照灯探查过来,一定要及时卧倒隐蔽,避免身上佩戴反光的物体。 用来通过鬼子战壕的木板,一定要及时收回,提防被鬼子哨兵察觉出来。 所有行动必须按照提前牢记在心底的路线,避开日伪军埋设在据点内外的地雷。 …… …… 尽管交代了很多,看起来过程似乎也就这些。 精锐班里又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 可毕竟是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稍有暴露,后果不堪设想,再加上这段时期据点防守的格外严密,小鬼子是风声鹤唳,但有一点儿风吹草动,整个据点的日伪军都会被迅速调动起来。 所以李文杰还是难免忧虑。 他生怕中途再出点什么岔子,像是上次进攻鬼子的据点那样,由于理想化指挥与执行力的差距,造成了额外的伤亡。 当然,事实证明,一切都不一样了。 精锐班的老战士们配合默契,大胆而不失谨慎,细心又不失果断。 在李文杰满心的忧虑中,精锐班老战士们有惊无险的完成了炸药包的安置任务,放好了电线,交替掩护着,一路从缺口处撤出鬼子据点外围的铁丝网,然后撤回木板,重新将铁丝网的豁口堵上,电线的另一头顺利拉扯回来,连通起爆器。 “干得漂亮!”朱武低声赞道。 这时到了第二步,由李文杰指挥,率领掷弹筒兵,敲掉鬼子外围据点的机枪。 这里要说到,骑兵连从曲县大量缴获了装备之后,独立团各部都得到了火力的加强。 九连自然也得到了火力上的增强,加强了不少轻机枪,外加上三门掷弹筒。 另外九连原本也有三门掷弹筒,这加在一块儿就是六门掷弹筒,朱武和李文杰,索性就在连里弄了个掷弹筒班,两人一门炮,一个炮手,一个弹药手。 这要是放在以前,要敲掉鬼子的几处机枪工事,自然是一门掷弹筒负责一门。 可实际上,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分析,再加上几次进攻鬼子据点战斗中,掷弹筒火力的表现。 李文杰早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这掷弹筒的命中率,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 就算是操炮技术娴熟的小鬼子,想要使用一门掷弹筒,指哪儿打哪儿,也基本上是痴人说梦。 为什么八路军这边和小鬼子战斗的时候,感慨小鬼子的掷弹筒厉害,部队这边的机枪一开火,鬼子的掷弹筒炮弹接着就砸过来了? 那不是说小鬼子的掷弹筒打得准,至少单发的掷弹筒,打不出那样的命中率。 而是人家小鬼子动用掷弹筒火力的时候,大多使用的是群发炮击。 好几门掷弹筒一同开火,用大范围火力的覆盖方式来提高命中率。 再加上鬼子的炮兵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