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 民国记者的风骨
/br>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原太原城日军特务机关长武田英二郎,在临死前的那一番话。 工藤多俊继承了武田英二郎的遗愿: 在这国军二五一团蹦得最欢的时候,再将他一把拉下水,予中国抗日武装以重创。 工藤多俊也听说了,国统区最近对于二五一团在太原城方向的血站,那可是大加宣传。 舆论方面打造得相当夸张。 工程多俊看过《抗日国报》新一期的报纸,上面的内容正合他的预期。 与八路军面和心不合的国军,一方面在对二五一团抗日的事迹夸大其词。 另一方面则是借机打压、贬低八路军在敌后的游击作战。 看到这里的工藤多俊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这样一来,八路军被国军用舆论打压了下去。 而等到这个二五一团站在风口浪尖儿上,被国统区的军民视作抗日的典范之时,他再把二五一团突然拉下水,成为投降大日本帝国的一支识时务的武装部队,到时候对于国军和国统区的百姓来说,绝对是一记重锤。 这样一来。舆论对于国军和八路军来说都相当的不利,反过来转向大日本帝国。 后续,第一军部队,无论是对八路军的铁滚扫荡,还是在晋南方向预备已久的战役,都可以拉开序幕了。 …… 回到眼前,这二五一团团长卢多闲正在自己的团部屋子里烤着火,舒舒服服地享受着,嘴边还抽着大烟。 通讯兵跑来汇报,“报告团座,那沈记者又来了。” “他嘛的,这娘们儿还有完没完了?” 卢多贤忍不住大骂,但说归说,还是连忙起身将自己的烟枪里正燃烧着的烟丝,给磕到火盆里,扭过身将烟枪丢给一旁的警卫员。 警卫员则是连忙将烟枪藏了起来。 一旁一同烤火的一营长说道:“团座息怒,小不忍则乱大谋啊,这沈记者不是咱们政府方面的人,万一漏了馅儿,咱们可堵不住她这张嘴。” 卢多贤点了点头,又骂了一句,“听说这小妞也是书香世家出身,好好的大小姐日子不过,跑到咱们这前线来做什么?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走,看看去!” “是。” 一群人迎了出去,说起来还真是讽刺,这团长带着一重军官们,竟是亲自赶赴过来,迎接一名女记者。 这要说心里没鬼,怕是都没人相信。 士兵带着那沈记者从不远处走来。 沈文月穿得很素净,淡雅,再加上前些日子下着雪,还没有融化,整个人站在雪地里,倒颇有些相融的感觉。 气质也很独特,亭亭玉立的那种。 她留着没有过肩的短发,显得整个人精炼实干,但是一眼瞧过去,当她站在这里的时候,还是有一种不太相符的感觉,就像是把一个优雅的千金大小姐,丢在了满目疮痍的战场上的感觉。 根本不是一个色调。 在民国时期的记者,有西装革履的洋务派记者;有青衫长袍的改良派记者;还有穿着中山装的标准派记者。 眼前的沈文月就是最后者。 正如民国时期,记者、学生、文人们喜欢追求的中山装的风尚:精明干练,合理实用,对称凝重,美观大方。 此刻在沈文月身上,就完美地体现出了这些气质。 “卢团长,不好意思,可能又要占用您一些时间了!” 沈文悦开口,这已经是她第三次来二五一团进行实地考察采访。 卢多贤忍着心中的怒火,尽量在脸上挤出一抹笑容,说道:“应该的,沈记者,你有什么想问的,想说的,就只管开口,卢某知无不答。” 沈文月笑道:“卢团长,是这样的,前两次过来,我采访过您,您对于当时在太原城与日军交战的过程,描述的很精彩。 但是我觉得要把我们国军部队抗日的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宣扬出去,仅仅是采访将领还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我的意思是,想要采访采访底层的军官,还有士兵们。 请他们说一说当时在这场战斗中,他们的心理状态如何,是抱着什么样的信念与日寇拼杀,又是如何进行作战的。” 卢多贤:“……” 心里头气的想骂娘。 前两次采访,他为了编造那些作战的过程,已经有些精疲力尽了。 这要是换做其他人来,他可不放心,万一露出点儿马脚来,那可就麻烦了。 眼前这小娘们儿竟然还要采访士兵。 这些士兵们嘴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