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五章:拍案而起
就在这时东厂提督、司礼监秉笔曹化淳小跑着进来了。 他一进门就跪下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我军大捷,满城军民都在欢呼!” “欢呼大捷?”崇祯疑惑道:“可知哪里大捷?” “奴婢不知,已经派人去打听了。” “朕已经让王承恩去了兵部,按理说该回来了。” 崇祯皇帝话音未落,就听见王承恩的声音传来:“大捷!大捷!我军大捷,破敌数千,斩首数百!” 一会儿功夫,气喘吁吁的王承恩进了西暖阁立刻“扑通”一声跪下大声道: “陛下,大捷,真是我军大捷,奴婢已经基本核实,奴婢还带回来了七枚建奴正兵的腰牌。” 崇祯不由得站起身,急切道:“是哪儿打赢了?” “是耿巡抚的三公子耿章华带领几百家丁出关截杀建奴获得大胜,解救被掳掠的军民数千,击溃数千敌军,斩获上千,得首级超三百!” “可有奏疏,快快拿来!” 报捷的奏疏有不少,分别是张家口文官武将呈奏,王承恩当然拿上了,此刻捧着举过头顶。 崇祯皇帝接过,一边踱步一边阅读,忽然间赞叹一声:“好,好,好一个忠孝节义智勇双全!” 看完奏疏后,崇祯皇帝苍白的脸上有了些许血色,他道:“曹伴伴!” 曹化淳连忙躬身答应道:“奴婢在!” “着东厂重新核查山西溃兵一案,明确责任人,万万不能冤枉好人!” 论揣摩上意只要是混得好的太监都是最拿手的,皇帝都定了调子不能冤枉好人,曹化淳当然要顺着接下文。 况且山西勤王兵马溃散案仅次于“阉党逆案”,破坏性太大、影响特别恶劣,曹化淳这个东厂提督亲自过问多次。 他小心翼翼道:“陛下,奴婢已经调查过山西溃兵一案,了解了兵溃的原因,事实证明耿巡抚确实有些冤枉。” “哦?既然如此为何不奏报?” “此事牵涉太广,又因为朝廷诸位大人当时也确实是无粮可调,诸多因素才导致山西勤王兵马溃散。” “你把前因后果给朕详细道来!” “耿巡抚、张总兵率领五千勤王兵马千里迢迢而来,按理说此时应该由朝廷给予粮饷。 然那时的京师风声鹤唳,粮价飞涨,根本无粮可调,拿银子也买不到粮食,况且户部也根本没银子。 有些官员为了推卸责任,故而把山西勤王兵马随意调动,自始至终不让山西兵马驻留一地满一日,因为朝廷有章程,客兵到达不满一日,当地可不提供粮饷……” “啪!”崇祯皇帝拍案而起,怒道:“该杀!一个个都该杀!” 崇祯皇帝贵为天子,其实是个孤家寡人,他直到今天才算是知道了山西勤王兵马溃散的真相,历史上的他一直到上吊都不知道。 今天得以了解情况的原因当然是曹化淳觉得耿如杞一定能够翻身,故而来了个锦上添花,不惜得罪那些耍小聪明乱调山西勤王兵马的官员。 “如此说来,山西兵马是因为断粮三日而溃散的?”崇祯皇帝好不容易才平息了心头的怒火,问道。 “主要原因肯定是断粮!” “哦?还有次要原因?你倒是说说看!” “耿巡抚和张总兵如果能够妥善处理,稳住人心,五千人马还是有可能稳住的。” “你这是什么话?那是数九寒冬,让你饿三天试试!” 曹化淳连忙跪下道:“奴婢妄言了!”他心里腹诽,“怎么可能一点点办法都没?哪有可能足饿了三天?” 但是他此时心里跟明镜似的,耿如杞肯定没事了,耿章华恐怕已经简在帝心,耿家要发达,前程似锦。 崇祯皇帝没有怪罪曹化淳,道:“如此说来耿如杞原本就是被冤枉,现如今耿章华又立下如此大功,怎能还把耿如杞关在昭狱?” “奴婢立刻放耿巡抚出狱!” “传旨,朕……”崇祯皇帝是个急性子,他原本是想立刻召见耿如杞,但是瞧了瞧天色,估摸着时间来不及,改口道:“朕明日早朝后召见耿爱卿!” 得,都耿爱卿了,皇帝这态度哪还需揣摩,已经是明摆着。 曹化淳当然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正是此时,锦衣卫昭狱也有故事在演绎。 有宦官出面交涉,耿七很容易就见到了在深牢大狱里度日如年的耿如杞。 官场的斗争到了某个特定的环境也是你死我活,没办法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