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大臣的态度
李象仔细的研究了一下苏定方送回来的资料,这些资料都是一个月以前的了,这一个月的时间肯定会发展的更加糟糕,明天就应该收到更糟糕的资料。
一般来说边境有事的时候,边关守将每天都会写一封奏折,然后每天都发出来,这也是为了让朝廷更好的了解边关的情况。
按照李象原来制定的西域方针,那就应该以武力胁迫他们,现在西域各国组建了联军,这也正好的反映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原来尊称李世民为天可汗,这根本就是个笑话,只要是你不打的他们屈服,这些人也就只会说好话。
“启禀皇上,微臣认为这也是个好事儿,以往的时候我们沉浸在一种假象当中,他们在给我们的奏折当中称臣纳贡,但其实我们也没有拿到多少的好处,现在他们一个个的原形毕露了,说明以前的一切都是假的,我们正好借着这个机会由高昌向西一路平推过去。”
李象做事情从来都是这么干脆,你们都已经是把獠牙露出来了,那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咱们做不成朋友就是敌人,绝对不可能会有中间选择的,更何况西域对于大唐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河西走廊一带,必须得拿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李象的话说完之后,在场的很多人都点了点头,以前的时候他们不是这样想的,但是当李象南征北战结束之后,这些人的心里就有了一种固有思想……
按照我们太孙殿下所说的,外国人只能选择服或者不服,如果要是服了的话,那就接受我们的各项协议,整个国家进行改革,如果要是不服的话,那就更方便了,我们的军队直接杀过去,到时候我们自己进行改革。
“皇上,是不是可以采取一种折中的思想,我们刚刚结束了在北方的战争,薛延陀和突厥各地还不稳定,我们需要平稳的度过,如果要是现在再起战争的话,对我大唐可能会不利。”
李象怎么也没有想到,长孙无忌竟然站出来反对自己的建议,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虽然两人已经是在一个战壕里了,但关乎到这种国家大事儿,长孙无忌一直都是按照他自己的思想来走的,只要是对大唐有利,他不在乎站到谁的那一边。
李象也很欣赏长孙无忌,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大唐有不同的声音,如果上上下下都是一言堂的话,其实对大肠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长孙大人说的有道理,可若是这样的话,西域联军该怎么办呢?周围的各个属国会怎么看我们呢?他们可能会认为我大唐没有那个胆子,到时候引起的动荡就会更大,薛延陀可汗是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一旦要是他取得了胜利,那么薛延陀故地可能就更加难以管理。”
让朝廷大臣们吃惊的是,现在长孙无忌占到了李象的对立面,反而是房玄龄占到了李象的战壕里,他竟然是支持李象的说法。
对于眼前的这个情况,李世民还是非常满意的,平时咱们怎么勾心斗角都行,但是到了关键的时刻,一定要把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说出来,这样才能够帮到大唐,而不是把斗争带到这种军国大事当中来。
房玄龄的话说完之后,在场的很多人都开始议论起来,现在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如果要是打的话,朝廷给的支援肯定多不了,毕竟刚刚结束了两场战争,虽然现在朝廷稍微有点钱了,但国内的民生问题还在这等着呢。
可如果要是不打呢,很容易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尤其是薛延陀可汗这个家伙,他肯定会从中掀起滔天巨浪,这才两个来月的时间,他就已经把西域各国给联合起来了,足可见此人是一个称职的阴谋家,如果要是给他更长的时间的话,那当真不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到时候可能会让咱们大唐更加为难。
“西北的情况你知道,那你就给朕说句实话,现有苏定方的那些人,再增加多少军队能够打这一仗,我所说的是打一场胜仗。”
又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了,别的大臣们都已经是习惯了,唯独萧守规有点不习惯这样的口气,这是皇上该发出来的吗?其实所有的人都知道,在这些军国大事上,皇上都喜欢听李象的意见,而且要把所有的意见简化为一句话,这样让皇上比较容易选择。
这个时候朝堂上非常的安静,所有的人都没有吭声,大家都在等着李象的回答,李象现在也在脑海里做着快速的运算,李世民也没有催他,这就好像是理所当然一样,不过萧守规一个刚刚来的人却看出了点端倪,那就是整个朝堂好像除了李象之外,没有人能够回答这样的问题。
苏定芳的手里总共有一万多人,这些人都是能征善战之辈,还有一部分是李象兑换出来的系统士兵,指望他们横扫西域大军不是不行,但如果要是这么做的话,那想要占领西域就有点困难了。
“回皇上的话,几个月之内恐怕不用增兵,也不用给他们运送各种补给品,他们都可以就地取得,但是几个月之后恐怕就要有所动作了,首先就是委派当地的地方官员,其次就是我调动当地驻扎的军队,苏将军手下的军队能征善战,如果要是让他们管理地方治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