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三十五章:不学无术的土夫子
王海已经是鉴宝的老手了,所以被人围观也没有任何紧张,反而开始碎碎念了起来,似乎内心正在不断的翻涌,有种按耐不住了激动。
王海拿起了工具,从宣德炉里面抠出了一些脏东西。
皱了皱眉头:“怎么这里还有土?你们是从土里挖出来的吗?”
他回头问到赵海。
对此,赵海早有了心理准备,回道:“是我的一个朋友用来种花的。”
“种花?”王海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竟然用价值连城的宣德炉来种花,这花有多金贵啊。
吴宁在旁边劝说道:“王师傅,别分神了,你好好鉴定就可以了。”
“放心,我只是觉得这东西有些奇怪。”王海漫不经心的回道。
随后,他拿着放大镜对着宣德炉开始仔细检查起来,没有再和他们进行对话。
不过从他娴熟的动作可以看出他确实是老手,赵海和小杜也没有打扰他的鉴定。
“东西是真的。”王海叹了一口气。
就是他叹气的功夫,把赵海下的一个机灵。
他还以为自己的东西是赝品。
结果,王海却告诉他这是真的。
既然是真的还有什么好叹气的,这人思想真是奇怪。
“真品?”吴宁眼睛
一亮。
现在不只是林然,连王海也鉴定这是真品,这也意味着宣德炉是赝品的可能性非常低了。
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宣德炉自己只在书本上看到过报道,没想到还真被他看到了真货。
若是此宣德炉真的放在他们的拍卖行进行拍卖,他们的名声可以更上一筹。
“没错,这应该是十字金刚杵狮首四方炉。”
香炉在明代以前,实际上只是一祭祀焚香的器具。
简单来说就是用来烧香拜佛的,所使用的材质基本上也是陶瓷或者青铜。
宣德炉的材质则是完全的铜铸炉型。
明朝是华夏历史上另外一个文明盛世,加上传统工艺的进步,在宣德年间,出现了历史上的铜器铸造高峰。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永乐造像和宣德铜炉,堪称华夏铜器的登峰造极之作。
其制作工艺与水准,以及铜的纯净度,甚至超过了现代人的手工艺,而且还不是一点半点,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此炉形制罕见,但并不是一件孤品。”王海说道。
“孤品?”赵海显然没有听过这个名词。
林然却有些惊讶,王海还真不愧是拍卖行出来的鉴宝师,竟然能看出这是一对。
眼前的铜炉,明显是以佛教文化为题材。
光是从外形就可以看得出来,是典型的礼佛用炉,和传统的香炉样式略有不同。
整体呈现长方形,平口束颈,在腹部微微鼓起,但是到了下面又变成平坦无比。
同时还有两个直立双耳,双耳的造型就是按照佛教金刚杵制作而成的,充满了韵味。
王海改出了鉴定结果之后,赵海甚至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竟然还有一个一模一样的?
“可惜只有一个。”王海叹气是因为这个原因。
“你确定还有一个?”赵海激动地问道。
“当然了,我有必要在这种问题上骗你吗?”王海有些不解。
他见过很多的拿宝物过来鉴定的人,但对他表现出怀疑的,赵海还是第一个。
王海默默的翻了个白眼,毕竟文人多清高,他还冷哼了一声。
“王师傅,你来给我们讲解一下吧。”吴宁赶紧打断他,王海还真是不看场合,别人把这么重要的东西拿到他们拍卖好来寄卖,不但不拍别人马屁,反而还大声质疑别人。
要是他真的一时脑子发热。直接宣德炉带走了,得不偿失。
王海也只是嘴上说说,随后介绍起来。
“
其实很好判断,你看这边的耳朵,他这里有一个标记。”
顺着王海的手指,能够看得出在左边耳朵上有一个小小的凸起。
林然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这分明就是和另外一个宣德炉形成互补的标记。
代表这宣德炉制作出来的时候,实际上分为左右两个。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是仿制品的可能性几乎为0,因为造假者根本就不可能注意到这种细节,也不可能会把其中一个拿出来卖。
古玩市场上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如果拿一对古玩出来,价格可能要翻上三四番。
王海就在旁边一一指出宣德炉的鉴定,并且提出了自己觉得有些不同的地方。
赵海果然就是一个土夫子,虽然说他可能懂一些鉴定,但绝对懂的不多,应该各个侧重于组织下墓或者堪舆风水。
赵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