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找个靠得住的岳父
“到最近的水源有多远?”她继续问。
县丞回答不上来了,里长忙道:“大约二里地。”
二里地其实不算太远。
“那就选地势平坦靠近山脚的地方修一方蓄水池,虽说挑水浇灌辛苦,可是以乐平的季节来看,冬日落雪,三月雪化,七月雨季,旱季满打满算便是四五六三个月,雪水储存不了三个月,只怕是修了也是干涸着,雨季储水也是枉然,你们觉得呢?”
他们认真想了想,几人商量了一下,觉得可行,此事也就暂且定下了。
县丞收起图纸:“另外还有一事,因着衙门给没有男丁的门户也分了土地,让许多百姓都生出了意见,有人家中男丁很多,说是田地过少,想要多要几块。”
“男丁很多?都是孩子吗?”宋沅觉得这事听着不对劲。
县丞摇头:“一对父母,五对夫妻,十来个半大孩子,它们原有两晌地,后又承租了两块良田,开荒了一小块地,但这些田地并不能喂饱全家,先前,全靠在富绅家里做工养家糊口,如今只是种地,田地过少养活不了全家了。”
“嘶~难道他们不知道承租良田都是按照门户来承租的吗?为何不分家呢?”宋沅不明白了。
知晓情况的里长说道:“他们家做主的老父母强势,不许儿孙分家,所以一大家子现在都还在一块过日子,承租良田的时候,小人去劝过很多次,他们执意不分家,说是父母尚在没有分家的道理。”
宋沅无话可说了:“规矩是早就定下了,每户最多承租两块地也是定下的,没有开先例的可能,他们若是觉得不够全家吃就去开荒,开荒多少都是他们自己的。”
她拿定主意,县丞也就不着急了,里长也知道怎么去应付了。
次日一早,宋沅继续去别的县绕,等她返回郡城衙门已经是冬月了,所有的工程都在收尾的阶段,经官吏核算,筹措的十七万两银子还剩点,宋沅也让他们全换粗粮分发给民夫让他们带回家,算是出力的工钱了。
待乐平水利竣工后,宋沅上折京兆,细说了分田承租和修缮水利的事,同时送到京兆的还有一份纺织机的图纸,她坦白自己为了换取小麦种子,所以命人改良了纺织机卖给客商,由客商将纺织机带往南方一事。
收到奏疏,太康帝自己听了还不过瘾,还招来三公一同听听这份奏疏。
“这才是实打实的做事。”太康帝心情很不错:“看来乐平如今欣欣向荣啊。”
三公将奏疏传阅后,心情与太康帝差不多,司空笑着说道:“南方丝绸价贵,九公子此举,算是给南方丝绸纺织一事添了把火了。”
太康帝笑而不语,或许旁人只当宋沅是为了换种子才这样做,可他明白,宋沅这是想弄垮南方的粮产,只是这个想法好虽好,力道却是不够的,不过如今也不必多加解释。
“皇上,大魏百姓很少种植小麦,乐平这样大费力气,若是”司徒有些担心。
太康帝轻敲着扶手说道:“宋时说,乐平那位种出地瓜的先生是个极懂农耕的高人,先前到乐平去瞧的人都把各自的司农官吏留在那学习了几个月,这次种植小麦也是那位先生提出的,想必是极有信心的,具体如何,明年五月不就知晓了吗?”
他们细想觉得也是,现在着急并没有半点用处。
“皇上可想见见这位先生?”御史大夫主动问,他对宋沅这些举动实在佩服,也很好奇这个尽心尽力帮她的先生是何方神圣。
太康帝摆摆手:“不见了。”
宋沅在奏疏上从未提起过的人,摆明了就是不愿意让太多人知道他的身份,太康帝没那么不识趣。
“田亩政策革新一事,你们三公议的如何了?”太康帝抿了口去火的清茶。
司徒犹豫了一番才开口:“据查,权贵利用朝廷卖地占用耕地剥削百姓一事十分严重,田亩改革势在必行,太子殿下非常支持,对那些查实的权贵官吏并未包庇,只是具体如何改尚在商议,臣等认为乐平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但是成效如何,只怕还得等着看明年秋收才知。”
“太子非常支持,那中山王呢?”太康帝故意问,中山王到现在都没有任何表态,显然是并不支持田亩改革。
“王爷觉得权贵们是钱买的地,并没有强取豪夺,算不得大罪。”
钱买地并没有强取豪夺?这个说法与为乐平富绅申辩的说辞有何不同?
“这个时候了,他都没想明白这件事的迫切性,当真是武夫思想。”太康帝失望透顶:“他儿子在乐平费心费力,他反倒拖起了后腿。”
三公都不敢言语,中山王此次的决策失误太大,极有可能扭转他在太康帝心里的地位,到是太子,不仅没有包庇,而且非常积极的参与了田亩革新一事的商议,获得了很多官员的好感。
“皇上,臣听说,东宫四爷已经返回地方,有意模仿乐平,为田亩革新一事出力。”
太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