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一国道果
然后……
他话锋一转,触及到了三十七年前的界限,面色变得认真和激动,仿佛见证了一段青史的展开。
“那一日,洪都城外来了一个女子,安乐国的命运从此改变。”
酒劲上头,徐兴宜声音变得激荡,那是某个寻常的日子,万里之外的夫子,入了长乐国洪都,将这个泥淖中的国度,拉拽上了云端,让百业繁华,生民安乐。
凡俗之中,男尊女卑,但“夫子”是个例外,她是神人,是天人,是降落世间的智慧,世俗的条条框框,无法束缚住她。
“为什么叫夫子?”
陈生心头一动,徐兴宜口中的“夫子”,有点像是陈莲,时间对得上,对方正是三十七年前落脚,坦言寻找到了一丝方向。
“夫子创建了仁民书院,自然是叫夫子。”
徐兴宜理所应答的道。
夫子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仁民书院开设之日,辩倒十八位踢馆的“儒学博士”,正式收录弟子门徒。
书院以“仁爱”为根本,救济苍生为己任,短短三年,走出一批大才,他们入朝为官,步步高升,如今朝中授位最高一人,是文臣魁首,对书院夫子极为尊重。
也是有了书院的这批人才,长乐国才有了盛世的基础,一步步发展,迎来了各国人才的投奔。
“仁爱,大爱,苍生,万民。”
陈生已经确定了,书院夫子就是陈莲了,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读了好多的仙道典籍,从知识层面上,直接越过一众凡俗大儒。
他的心中,有浓浓的欣喜,道:“出淤泥而不染,是为莲也,她活得比我想象中的好。”
陈莲一生,是比较坎坷的,出生时被下咒,少年时得知真相,怨怼过,但最终选择了释怀。
后来,她走上了寻道之路,想让凡俗的一生有些意义,却是寻了一条“仁爱”之路。
平心而论,陈生是十分高兴的,比之常思虑登上高位还要高兴许多。
“夫子创建了书院后,见武道高手作恶,见仙人漠视人命,创建了武序台,监察八方,镇压暴戾,成就长乐国的安定秩序。”
徐兴宜最佩服的就是这一点,夫子的道理不是嘴上的道理,而是能够让高高在上的修士,都安静下来听讲的道理。
自武序台成立,各路乱子被镇压,秩序规则才是真正的覆盖安乐国。
“既掌控了道理,又掌控了力量,那国君呢?”
陈生站在一个上位者的角度,看出了长乐国君的郁闷,等于头顶上站在一个人,十足不舒服。
“国君坐在龙椅上,看着夫子做事就好了。”
徐兴宜举杯示意,长乐国君的郁闷,那是他个人的事,他们管不了那么多,只想借着长乐国这个地方,求学有所用,治理一方。
至于谁来发号施令,好像也不大重要。
“哈哈哈……”
陈生顿觉有趣,朗盛大笑,失了权柄,国君也不再是国君,只是端坐龙椅上的摆设了。
他解了心中困惑,对着徐兴宜道:“既是求学,明日与我一同去仁民书院吧。”
这个少年能够从邻国跑来求学,可见心意坚定,和陌生人交谈,热心解答,是能够栽培的。
“兄长有门路?”
徐兴宜眼睛一亮,他不迂腐,有才学的人多了,但一个运气不好,也得蹉跎半生,遇见贵人,千万不要矜持。
“算是吧。”
陈生随口道。
仁民书院。
这是夫子建立的书院,地位崇高,修筑得极为的典雅,在闹市中取静,占地广袤,一座座小楼中,遍布学子,青衫少年,充满着昂扬意气。
在书院的禁地中,受人尊敬的夫子,有些忙碌,早早收拾出了一间房间,打扫庭院,什么都是亲力亲为的。
“可是有气度不凡的少年来访?”
她得知了陈生将来的信息后,亲自去了大门处,向着看守门户的小厮嘱咐,一定要留意来客。
即便如此,她还是不放心的,生怕有什么纰漏,不时让身旁侍女去大门处观望。
她是想自己去的,但那样做,一定会引得众多学员旁观,乱了秩序,只能在后面静等了。
“夫子,无人来访。”
侍女今天已经是
她陪伴夫子许久了,从没见过夫子这样的盼望,整个长乐国中,也无哪个人,能让夫子等候。
对于来人,她是比较好奇的。
“要不要传信给陈叔,问问他到哪里了?”
陈莲点头,心中思虑着,最后一一否定了,道:“不催促了,不急。”
她家陈叔是个洒脱的性子,一路上看山看水的,慢了些许,也是可能。
一催促的话,岂不是坏了那份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