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且散
听到柴荣的请求,赵匡胤面不改色,不慌不忙地回答:“陛下之所求,微臣岂敢不遵。这边请——”话音刚落,便抬手为柴荣引路。
“你们也随着,一同去看看元朗私藏了什么好宝贝。”柴荣笑着邀请韩通与赵普。
几人在赵匡胤的带领下,走了一会儿,便来到一处空地。面前有三辆大板车,上面各有一个大箱子。箱子上还贴着封条,看来果真还未开启。
赵匡胤走到箱子面前,欲伸手之际,忽然转过来对柴荣请求道:“臣虽不知陛下到底想要见到什么,若是陛下见了开心,微臣不知可以求个彩头吗?”
柴荣眼里带着笑,可在赵匡胤看来,这笑意却如同刀刃般的架在自己的脖子上。
“准了——”
赵匡胤点头转身伸手撕开封条,却迟迟还是没有打开箱子,身旁的韩通有点急了。
“赵将军若是不愿亲自打开,我不介意代劳。”说着,伸手过来。
赵匡胤嘴角勾起一丝冷笑,抬肘顶开他的手。
“就不劳韩将军了。”手上一使劲,就将韩通撞开几米之外。
“砰”的一声,抬起一只脚,就用力撑开箱子。
“韩通,不得无礼。”柴荣厉声呵斥住欲上前的韩通。韩通听到命令后收住脚步,后退至柴荣身后,一脸不满地看向赵匡胤。
“陛下,请看——”赵匡胤转身对着柴荣拱手。
柴荣缓缓走近,只见箱子里根本没有所谓的财宝,而是堆放整齐的书籍。
赵匡胤见他一脸的不可置信,随手又将后面两个箱子都打开。
“这些是?”柴荣拿起一卷,发现竟然是各地的堪舆图与民俗之类的记载。
“回陛下,这些都是臣命人收集的各地堪舆图与民间民俗记载。之所以费尽心思做这些,都是为了日后有助陛下对其的监管管理。”这番话有理有据,毫无反驳之处。
柴荣拍了拍他的肩膀,赞许道:“朕有元朗如此人才相助,何愁不能一统天下。”
“臣不敢居功。臣毕竟只是一名武将,这些文书工作还是需要有能力者胜任。臣在此为陛下举荐一人,便是赵普大人。”
柴荣看向一旁沉默的赵普,也觉得此人颇有才情,极为适合。当下便应下了,吩咐赵普好好协助赵匡胤做好这个收集。
在送走柴荣之后,院子里只剩下赵匡胤与赵普两人。
“赵将军今日真是富贵险中求啊。”赵普意有所指地看着他,笑道,“这陛下突然来访,一定是有人在圣驾前嚼耳根子。若今日这三箱不是几千卷书籍,而是那些劳什子物。那么赵府上下今日势必有危险。”
赵匡胤笑而不语。
“其实今日我来也是想与赵将军做一笔交易,不知你敢接吗?”赵普放下手中的书籍,对上赵匡胤,一脸严肃的样子。
赵匡胤沉默了一小会儿,咧嘴笑道:“这天下还没有我怕的事情。则平但说无妨,今日你说的一字一句都不会外传出去。”
赵普见他给予了承诺,心里也踏实了。
“则平虽不知赵将军所谋为何,若将军不嫌弃,愿成为将军的智囊。”
赵匡胤听完他的这句话,却没有意外,只是问了一句:“那你要什么?”
“若日后将军平步青云,可以为在下求一官位。”
“是何?”
“宰相。”
当苗光义听到赵匡胤转述的时候,脸上带着得逞的笑意。
“那赵将军是如何作答的?”
“我说,如君所愿。”赵匡胤端起酒杯,“多谢先生为在下出谋划策,现下我麾下武有义社兄弟,文有赵普。加上先生的神通,离成功势必不远了。”
“赵将军勿需客气。这几日夜观天象,离那个日子愈发接近了。”
“那接下来我要做什么?”赵匡胤问。
苗光义摇了摇手上的扇子,抬头看了看窗外的细雨,说了一句不着边际的话:“春日即将过去,炎炎夏日看来要来了。不知陛下可有立了储君?”
“陛下身强力壮,正值壮年。不过膝下只有一幼子梁王。想必以后他便是储君人选了。”
“正值壮年也不是没有意外的可能性。还是尽早立下储君为好。”苗光义喝完一杯酒,慢慢放下,意有所指地说道。
赵匡胤心中顿时明了:“先生此意是……”两人目光交汇,“我明白了。此时不可太多张扬,谨慎为好。”
“赵将军是聪明人。我听闻徐姑娘至今还未回来,将军最近若无事,可与陛下请命去一趟蜀中。”
听苗光义说中自己的心事,赵匡胤不由摇头。
“我与慧儿真可谓命运多舛,除了新婚小聚,大多时间都是找不到人。”
“将军与徐姑娘现在是聚少离多,日后自有重聚之日。不过,将军切记,谨防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