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钟相、杨幺
蔡鞗夫妻退下之后,赵桓随后把吏部侍郎李若水叫了来,说道:“你马上派人到洞庭湖去帮朕找两个人,这两个人一个叫钟相,一个叫杨幺,那钟相在当地办了一个社团叫做乡社。
但凡加入了社团的人都是互帮互助,这钟相曾经主持了数百个乡邻,准备到开封勤王,后来金军撤走,也是心系家国的人,他父母是做生意的,所以在当地也算得上大户。
另外那杨幺,本名叫杨太,他是聋哑人,在洞庭湖撑船为生,他父亲曾经是当地富商一个姓高的员外,家中是佃农,租别人的过日子。
杨幺在洞庭湖撑船,做些没本钱的买卖,可能在衙门有案底,你派人好生的替朕请到京城来,朕要封他们做官,告诉他们朕看重他们,谁要赶得罪了这两位,朕就让他好看。”
皇帝能说出这样的话,可见这两人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钟相、杨幺起义,是北宋末年非常重要的一次农民起义,在洞庭湖一带搞出了很大声势的,不亚于方腊起义,后来是岳飞亲自出马,才平定了叛乱。
这种内讧在团结一致抗金的旗帜下,赵桓是能避免就一定要避免,要从根本上结束这场还没开始的农民起义。
因此赵桓决定,先把钟相、杨幺请到京城,封他们做官。
将他们俩一刀斩了虽然一了百了,但因为这两人是很有本事的,尤其是钟相,很有组织力和号召力,他能自己搞一个社团,并发展成大规模起义,说明这个人很能忽悠,家里又有钱,有点类似于水浒传里的宋江。
杨幺后来能够接替钟相,成为起农民起义军领袖,也足见他相当有能耐。
而且钟相和杨幺都是洞庭湖边长大的,深通水性,并且钟相、杨幺起义也主要是靠洞庭湖进行水战,筑水寨抗击朝廷和金军。是难得的水师统帅人才。
宋朝岳飞这样的陆上大将有不少,但是水里面的帅才则不多,这钟相和杨幺就算两个,他们凭借水寨坚持了多年,这就是本事。
而现在赵桓就是需要两个统领水军的人,将来对抗金国水师,现在可以为皇家远洋商队护航。
这两个人目前还都只是平头百姓,重用他们不存在任何障碍,而他们暂时也还没有起兵造反的意图。
李若水不明白赵桓的用意,但听赵桓说的如此郑重,赶紧躬身答应了。
由于皇帝郑重其事的,李若水不敢耽误,派出两个吏部员外郎去洞庭湖分别请钟相和杨幺。
临行前,李若水再三叮嘱,务必礼贤下士,不许拿架子,谁要得罪这两位,以后这官就别做了,这是官家的口谕。
这两位员外郎都郑重答应了,随后启程前往洞庭湖。
钟相和杨幺在洞庭湖还是小有名气的,尤其是钟相,参加他的社团的人很多,一问就知道。
吏部员外郎见到他,拿出皇帝的圣旨,宣召他进京面圣,要授他官做。
钟相接旨后整个人都呆了,惊喜交加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他这时候自然还没有起兵跟朝廷造反的想法,那是在金朝大举南侵,而南宋又无力对抗,赵构只顾逃命的时候,他才起兵。
一来是抵抗金国,二来是保护家人和乡亲。
而现在,这种背景情况没出现,他当然愿意入朝为官,何况还是皇帝亲自下旨。
马上收拾一番,便跟着礼部员外郎进京。
找杨幺要费一些劲,他比较害怕跟朝廷打交道,因为他在洞庭湖上撑船打鱼,也私下里做些没本钱的买卖。
这位员外郎还是颇费了些功夫,找到了杨幺的家人,通过家人给他透露消息,皇帝亲自下旨,招他到朝廷入朝为官。
杨幺开始是半信半疑,不过家人都告诉他看到了圣旨,这才相信,于是见了钦差大臣,随同进京。
这还是钟相和杨幺第一次见面,因为在真实历史中,钟相起义在前,杨幺是后来才加入的。
不过因为钟相在当地算是有名气之人,杨幺听说过他,下旨招入京城为官,成了同路中人,两人又是英雄惜英雄,很快便成了好哥们。
一路无话,这一天两人便到了开封。
在礼部简单教授了如何见君之后,便进了皇宫面见皇帝。
赵桓马上吩咐传见,在睿思殿见到了这两位大名鼎鼎的起义军首领。
两人果然都生的极为彪悍,跪倒磕头。
赵桓上前亲自把两人搀扶了起来,赐座说话。
赵桓先简单询问了一下两人的基本情况,拉拉家常,让两人紧张的情绪放松下来之后,赵桓才说道:“朕知道你们两个在洞庭湖都是一条好汉。
朕要组建皇家海军,用来抗击金军,并护卫皇家商船到南洋西洋以至更远的地方去做生意,沿途可能要对付海盗以及一些不友好的商贾,因此朕想到了你们两人。
朕也听说过你们两人的名头,朕觉得你们两人可堪此用,不知两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