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少年不知愁滋味
【古代女子向来缺少的便是自由,可能一生稍微松快一点的时光便是年少时期。
若是贫苦家庭,更是从懂事起便得承担家中的活计。
李清照的少年时期和同龄人的谨小慎微不同,年少成名,更是引发过‘文章落纸,人争传之’的盛况。
她恣意盛开,流传下来的诗作并不多,也不过是七十多首而已,】
而已?
许多人觉得他们的耳朵似乎已经开始出现毛病:人言否?
听着怎么就那么往他们心里戳刀子呢?
就是始皇帝这些不在意诗词的人同样无语,天幕说话真是时不时叫人内伤。
【两三好友结伴而行,溪停划船到了湖中,一眼望过去,莲叶田田、荷花娇美,风拂莲动,大家的笑声在湖中央荡漾,竟然忘记来时的路。
干脆便朝着一个方向划去,惊着了躲藏的水鸟,只见到扑棱棱的翅膀,引发又一阵笑声。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首《如梦令》,写尽少年不知愁滋味。
未被红尘情爱牵绊,也未曾体会到家国存亡的忧虑,十分简单的快乐。
这便是李清照年少时的生活写照,她早期的调性便是如此,词便是她最好的表达方式,热爱自然,亲近山水。
后来更是直白写道“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其实不单单是李清照,许多的诗词大家都是如此,似乎在自然山水中更加容易出尘轻灵。
李白说:“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一生都在作诗却没有一首传世的人:我是不是该找个深山老林沉淀沉淀?
身旁的家人没好气的翻个白眼:你个糟老头子有什么灵气?可别喂了豺狼野兽。
“你”
想要反驳,可细想想也是。
深山老林可不是那么好待的。
再说,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诗词这玩意,天赋真就是比拟不来。
人家如同喝茶吃饭般简单,自己就是挤挤停停,还匠气十足,没法比,没法比。
“我们趁着凉快,也去划船吧。”
闲得没事的闺秀却是心里盘算着约上好友一块去体会体会,瞧着那一片片遮遮掩掩的莲叶,她们虽说成不了易安居士那般的词人,但也可以跟风跟风啊。
一下子,倒是引导一片潮流。
【下雨的春天,喝酒、发呆、一个人静静的坐着,一晚上醒来回忆起昨夜的风雨,关心着院子里的海棠。
询问身边的侍女院中开得正好的花经过风吹雨打是否还好,侍女对此并不在意,只是宽慰道海棠能有什么事,小姐不用担心。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第二首《如梦令》却是截然不同的心境。
旁人说着依旧,可只有自己知晓,经过风雨的海棠,已经不是年少的自己,早已不再是旧时不知愁滋味的少女。】
“绿肥红瘦?”有文人慢慢品鉴,觉得甚是有滋味,明明就四个简单汉字,“用法甚新啊。”
“知否二字,叠得甚是奇妙。”
“不愧是推崇的才女,这篇用词功底可见啊,全篇淡描,结尾却是浓艳醒豁。”
【绿肥红瘦可以算是这篇中点睛之笔,但这并不是李清照唯一一次新颖的搭词方式。
《殢(ti)人娇》中的‘玉瘦香浓,檀深雪散’,可谓是异曲同工之妙。
两首《如梦令》,可以很明显感受到李清照心境的变化。
从年少简单快乐到心有愁绪,趁着酒意伤春悲秋,作品有时真是最好研究作者的资料。】
苏轼点头赞赏,“我这徒孙可真是好才情,就是也不能一直写花花草草啊。”
旁边的夫人没好气的看着自得自沾还非要‘批判批判’的人,真是脸大。
“什么时候人家成你徒孙呢?”
苏轼半分不在意,悠然自得道:“格非是我弟子,他女儿自然算是我徒孙。”
无话可说。
面对旁人你的态度可不是如此。
“嗯,我得和子由写信好好说说我这个徒孙啊。”
苏夫人无奈,哪怕早已习惯了他们兄弟的腻歪,可这瞧着还是没眼看。
难不成小叔还能瞧不见天幕不成?
轮得到你去信说?
【当然,若是李清照的作品永远都只是围绕着天地自然,吟诵儿女情长,落入世俗眼里,终究是觉得她的人生不够宽阔大气。
虚云法师的一首诗偈就很形象。
“烫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