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达成十族消消乐成就
不见了?
众多皇帝里面死因成谜的不在少数,但就这么不见的还真是难得。
正如天幕所说,朱棣没必要在这件事上说谎,而且不见了容易诱发某些人打着建文帝的名义反叛。
都到这个地步,朱棣也不需要顾忌建文帝的处置撒这么个谎。
那真是奇了怪了。
【接下来就是咱们朱棣登基了啊,不过建文帝这个人操作很迷惑,但却是文臣心里十分好的皇帝,毕竟好摆布糊弄啊,咱们Judy的名声啊,简直是臭得可以。
他对自己手底下得将领还不错,像是张玉朱能这些大将家族,甚至伴随着明王朝到灭亡。
抛开对其他将领的怀疑,当时嘴巴最硬的当属方孝孺啊,他也是达成了一个古往今来唯一的成就。】
雍正听到这话很想说一句无礼,但想到天幕本身的性格,抿着嘴坐在那。
他自然知晓是什么事情,但那成就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朱厚照看着身边的英国公都没法忍住,嘎嘎嘎的笑,英国公绷着脸当作没听见耳边变声期难听的笑声。
笑吧笑吧,他现在只想着能不能联系到先帝,皇上他是真教不了了。
前人则是好奇,方孝孺不是那个专门出馊主意的嘛,还能达成什么第一人的成就?
难道是他们眼拙了,或者是方孝孺虽然在兵事、国事上不擅长,可还是点亮了其它技能?
【朱棣的首席军师姚广孝对方孝孺比较推崇,主要是他在文人中的位置很高。
“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朱棣还是愿意听从姚广孝说的,决定给个机会,亲自劝慰并且让方孝孺起草他登基的诏书。
方孝孺那叫一个直接啊,把‘燕贼篡位’四个字就那么大咧咧的摆在那,可是戳了朱棣的肺管子。
朱棣也是被打脸打得脾气上来,恶狠狠得问,“汝安能遽死。即死,独不顾九族乎?”
显然是要诛九族了,虽然时不时听到诛九族诛九族,但这个牵连的人数太多,不是谋反啥的还真没哪个皇帝这么干。
但方孝孺嘴巴那叫一个硬啊,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老婆孩子都死了,还顶了一句,“便十族奈我何!”
十族:我真谢谢你啊。
您骨气没问题,那是您的风骨,但能不能稍微把我们先撇开啊?
朱棣干脆成全他,因为还没有这个先例,把他的学生单列成一族,方孝孺成为古往今来达成诛十族成就的唯一一人。】
朱元璋都被诛十族这个范畴惊讶到了,虽然他杀的人不少,但是这事还真没法草草了事,方孝孺嘴巴硬成这样,还轻轻放下的话,岂不是日后谁死前都得逮着皇帝骂啊。
有人问那些被皇帝处死的大臣为什么不干脆趁着临死前过过嘴瘾。
嗯,九族:你真就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朱标眼里显然是不赞成,而且,这么一番,他四弟本来就是从他儿子手里抢走的江山,名声可真是臭上加臭。
或许他在位的时候还能有所控制,但只要松懈,得被读书人骂死。
口诛笔伐,他算是明白天幕所说他四弟名声很臭的缘故。
这还能好才怪。
少年朱棣则是被另外一个自己吓到,十族,那得多少人啊。
可是那个方孝孺说话真的很气人,他都听不惯。
朱棣这边却是没有任何动摇和后悔,骂?
他都起兵造反难道还怕骂?
【只不过,对于这件事的记载史书上有所出入,因为还有记载方孝孺的学生为他收敛尸身。
不过也不用抱太大希望,死的范围应当是没有问题的,顶多是晚死一会儿。】
方孝孺这会儿却是承受不住这个残酷的消息,他还在求学,冷不丁听到日后自己被诛十族,换谁都承受不住。
【齐泰和黄子澄自然不可能逃过一死,建文三智囊就此身灭。
不管三人的能力如何,但对建文帝的忠诚和自身的道德操守确实是有,带着一股倔强和执拗。
有趣的是李景隆,这个被称作朱棣奸细的人,朱棣封他“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增岁禄千石。朝廷有大事,景隆犹以班首主议,诸功臣咸不平”。
还真是带着一点黑色幽默,不过说他是靖难之役的第一大功臣恐怕都没有反对。】
李文忠只差直接死过去,立马跪下请罪,心里头想着要是能活着回去,立马把儿子的腿打断。
丢人丢到家了。
日后他都不知道该如何行走,只要谁刺他一句家有麒麟儿,就能憋屈死他。
【朱棣生气啊,因为文人都跟他对着干。
咱们Judy委屈啊,都抓着他造侄子反这一点来做文章,当初建文帝杀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