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邪了门的开国太子—赵匡胤他崽
通,可是连王都没给儿子封啊。
叫我想要扒拉点内容说两位都扒拉不出来。
反观赵光义呢,先是主张父死子继、反对兄终弟及的赵普被罢相,后是赵光义被封为晋王兼开封府尹。
听得熟不熟悉?这就是五代十国标准的皇储配置啊,封王加府尹。
这一招我都说不准到底是赵匡胤真大方到把皇位传给弟弟,还是自己受到赵光义的制衡。
无论哪一种,说出来都有些荒谬。】
可不是荒谬嘛,赵光义势力大应该也没大到这种地步吧,而且那是赵匡胤啊。
赵德昭和赵德芳露出哭笑,他们听着都有些动摇,难道父皇真的想把位置给皇叔?
他们到现在都还是光头一个,可皇叔身上的权力和头衔,可是比他们两个正统皇子听着可靠许多。
赵匡胤也不懂自己是如何想的,但绝对不可能是昏了头把皇位给弟弟,他就是个俗人,因为皇位这件事还觉得对弟弟有些心虚愧疚,所以想从其它方面弥补。
其他人听得也麻了,这不乱才是怪事。
再加上赵匡胤暴毙的突然,儿子连争的资本都没有,难怪人家皇后退让的那么快,看清楚形势了啊。
【所以就出来个众说纷纭的‘金匮之盟’。
很可惜金匮之盟的原文在哪并不知道,但大致的内容便是,赵匡胤百年后传位给赵光义,赵光义再传位给弟弟赵光美,赵光美再传位给侄子,也就是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
嗯…你们老赵家还真是挺仗义的啊,谁都做一遍皇帝,我都怀疑后面是不是要接龙赵德昭传为给他弟弟赵德芳。】
赵德芳赶紧拒绝,谢谢好意,我还是不了啊。
赵匡胤现在听到这个也觉得挺戏言的,而且,说句不好听的,谁知道谁活得过谁啊。
老百姓也对这一大家子的传位给弄糊涂了,这想的有些太美了吧。
就算是他们家里的那几亩地,也不管立下这种条约啊。
到了谁手里想要拿出来难道靠着一张纸就能约束吗?
【对于金匮之盟是否存在认可的声音还是比较大,主要是赵匡胤对两个儿子的培养实在是匮乏。
赵德昭和赵德芳两个人连实权都没有,就挂了个节度使和防御使的名头,还没参政,这绝对不是培养皇太子的行为。
反观赵光义,他更像是皇太弟。
只不过金匮之盟太过理想化了,就说后面赵光美、赵德昭、赵德芳那是一个接一个的死,反正只要是上了榜的都是没命。
怀疑沾染了晦气,变成死了么榜单。
咱们宋太宗的种种行为也给自己当初继位增添了几分怀疑,不过我们没有证据证明几人的死和他有关,但这几个人加上还有之前亡国之主都是稀里糊涂喝了他的酒回去就死,咱们宋太祖还给自己转了个绝命毒师的名号。】
其他人都被逗笑了,这是什么奇奇怪怪的称呼啊?
后世还真是……给皇帝取各种调侃的外号是一点都不手软。
赵匡胤笑不出来,赵光美笑不出来,赵德昭和赵德芳笑不出来,还没死的几位亡国之主也笑不出来。
不是,都投降了,好好养着我们还不行吗?
下毒是怎么个事啊,小老弟?
【等到赵光义继位啊,赵德昭才好不容易被封了个武功郡王,准许一块上朝。
后来就是咱们之前说过的宋太祖的成名之战,他骑着驴跑得远远的,剩下的人都慌了啊,皇帝都没了,还打了败仗,请太祖的儿子当皇帝主持大局很合理啊。
但谁能想到驴神的威力如此巨大,居然能于千军万马中归来,听见自己侄子要继位本来就不高兴,看哪里都不顺眼。
赵德昭也知道自己讨叔父的嫌,轻易不往上凑,但事关军队不凑不行啊,打了败仗可军队还是得犒赏啊,赵光义又是一顿阴阳怪气啊。
“哎呦喂,你这么知道收拢人心,要不皇帝你来做算啦。”
赵德昭也是个性格说不出来的,回去后拔剑自刎啊,惊呆了我,你和扶苏是同一个老师教的吧。】
扶苏:干什么还点我啊?
扶苏的老师:为什么要拉着我们公开处刑。
本来听完公子的事迹他们就很头疼了,都不知道该如何教,现在还被连带。
赵德昭注意到自家父皇和弟弟的眼神,低下头,说实话,他并不知晓为什么要拔剑自刎。
难受虽然难受,但真没到自刎的地步。
【很好,赵德昭的记录到此为止,你敢相信吗?开国太祖还活着的长子居然记录到此为止,叫人叹为观止啊。
再然后就是他的倒霉蛋弟弟啦,二弟不会嘲笑大哥,因为两人的命运不会有多大差别。
赵德芳记录的更加简单,他哥哥好歹亥有个原由,他直接就是叔父登基后被册封,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