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邪了门的开国太子—朱标(1)
弃的理由。
百姓听了很能感同身受,像是他们小家庭里面,全部的心血花在孩子身上,自然挣下来的一切都是孩子的。
皇室则是不能理解,或者说无法接受这种‘正常’的父子关系,他们从小到大接受的君臣父子教育,对于这种寻常人家的父子关系,很是冲突。
【朱标本身也争气,性格仁厚品行端正,和他爹的暴脾气完全不一样,但又不是仁弱的那种,当然,在他亲爹眼里,自己的好大儿脾气还是太好了点。
有一个朱元璋这样的父亲,等到朱标上朝后肯定会有所摩擦,父子俩确实如此,没少因为政见不合顶起来。
换个人早就抄家砍头了,但因为是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儿子,气归气,但总归能过去这事。
能和朱元璋顶嘴,就能看出咱们的太子也不是什么软和的面团,只是因为有个强势的父亲在,他性格便温和许多。
不然两个炸药桶凑在一块,早就翻天了。
朱标的宽仁和朱元璋的‘嗜杀’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互补,其实这对于朱标继承人的身份也是一种巩固。
洪武年间的臣子哪个不盼着太子能挡挡伤害啊?
但这种性格只要是掌握着大权的父亲‘变心’,那么作为儿子的朱标就会很危险。
但我们强调无数次,朱标是最特殊的太子,朱元璋再生儿子的气,也没有过换太子的想法。
若是有人趁着两人争吵钻空子,可能得先被朱元璋吊起来抽,朱标的弟弟对于这一点还是挺有自知之明的。】
一群弟弟沧桑着脸:没有自知之明的下场真就是被爹往死里抽,他们从小就知道这份差距了。
更无语的是,他们居然打心底接受了这份差距的存在,见鬼了不是。
越说心中委屈酸楚还不能露出来的人更多,凭什么人家的儿子就可以这样?
林书:倒也不是,只不过朱标例外而已,他那群弟弟不也是一个个酸柠檬嘛。
【先把最重要的人搞定了,接下来就是各个熊弟弟。
老朱家的儿子在他们爹面前还真有种不自觉的害怕,但只要离开老爹的视线,一个个那性格都是霸道的很。
朱标出生的时候朱元璋都在打仗,后来十多年的征伐过程,朱元璋这个当爹的可没和儿子多长时间相处,这里面是小小的少年朱标代替的陪伴。
有些事情真的很奇妙,朱标出生的时间太合适了,后面马皇后也不是没生儿子,其他的儿女更是不少,但偏偏朱元璋好似就没那么放在心上了。
儿女嘛,肯定还是在意的,但和朱标没有任何比较的余地。】
朱元璋看了眼一群儿子,还是觉得自己标儿最为出众,偏心亿点点也是应该的。
其他儿子已经没有了攀比的心思,对着大哥生气还不如在心里吐槽自家爹。
少年朱棣就是如此,借着这个机会开始在大哥面前装可怜谋好处。
现在他就是死死抱着大哥的大腿不放,等着成年以后造船出来了,到美洲去跑马。
【皇室同室操戈才是常态,朱元璋26个儿子,居然没有闹出什么夺嫡风波,朱允炆上位后不算数。
这一点上面是朱元璋的本事,也是朱标的本事。
朱元璋从始至终的坚定,朱标本省才能品行能够服众,才是安稳的缘故。
撇去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便是朱标在兄弟间树立了绝对的威信。
后面弟弟的年纪基本都是朱标在陪伴,不说小小年纪就当爹吧,但这个大哥的威信可是实打实的。
后来成年了,小的几个就不盘算在里面,前面几个大儿子基本生都被大哥保过,哪怕是朱元璋打仗过程收的养子,朱标也能宽厚以待,做错了事情会教育求情。
哪怕是咱们后面威风凛凛的明成祖朱棣啊,在他大哥面前那也是可爱的很,毕恭毕敬。】
朱棣:可以不提那三个字吗?
其他弟弟:可不是嘛,还是大哥好,不然他们一群人被抽的日子还多的是。
始皇帝本来以为朱标和他的扶苏差不多,但听下来却是完全不一样。
朱标比扶苏自信,哪怕言行举止规矩那也是劝诫自己莫太得意,但他本身对于太子之位的自信是听得出来的。
朱标也不是扶苏那般被儒家同化,他只不过因为迁就父亲的‘嗜杀’而改变。
始皇帝:养儿子真的难啊!
【性情怀阔的朱标也曾经被朱元璋说出‘不类我’的话,可是比起之前那些父子之间的失望和隔阂,朱元璋却是真真的高兴和欣慰。
他的脾气不好难道他不知道吗?
刚毅勇武在打天下时不容或缺,可等到守天下,仁义孝悌就是治国的铺路石。
儒家能够成为王朝正统维护几千年的封建礼教,自然是有它的过人之处。
洪武的臣子惧朱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