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章 惇:管他是谁都杀了
【文彦博其实也没做什么,只不过说了点什么而已。
对于王韶借着钱说事,他回复的同样尖锐,说盖房子前总归要把预算说得很低来诱惑房主,等到了中途就会增加其他的预算,那时候房主已经不得不盖。
宋神宗都被文彦博的逻辑说笑了,搞半天你还真打算打仗叫王韶他们自给自足啊?
宋神宗只是说了一句,房子坏了难道不修吗?
然后文彦博沉默了。
宋神宗的这批官员很有特点,那就是面对皇帝的恶追问和愤怒,沉默,保持风度。
看似文雅但什么问题都没解决,像是王韶这件事上面,哪怕他言语有所挑衅,别人或许还能说道两句,但你文彦博是谁啊?是军方大领导、枢密使。
北宋的党争和文武之分已经不是原来的味道,你文彦博可以说是王韶的顶头上司,不知道你在那嘲讽什么?
你要做的难道不是努力朝着户部抠钱吗?】
文彦博作为反对派并不代表任何事情都一视同仁的说不,反对着反对着已经没有任何公正的立场。
除了户部,其他人都若有所思,换做是他们,早就拿着战绩冲到户部甩到他们脸上了:快点给钱。
【回到王安石的强国梦上来,河湟之战打得好,但接下来得目光却是不能再放到西北,第一是王韶需要时间去消化这些地盘,第二则是,北宋那会儿的战争可谓是遍地开花。
像是回到了建国初期那会儿,这就是没有大一统的劣势。
刚开始的时候非常艰难,但没办法,一个皇帝,一个宰相,总不能撂担子不干。
别人能够一笑而过,他们不能啊。】
以前觉得是风度,现在被天幕刺得已经没地方躲的人:感觉已经很长时间没法平常心见人了。
宋神宗只恨不得狠狠点头,支持天幕再多阴阳几句。
一群人再说不行不行,你倒是说不行的时候顺带把行的给他弄出来啊,
全都是行祖宗之法,他老赵家祖上都不知道干什么的,他这个正儿八经的子孙都没大臣们孝顺。
【宋朝西南边也是叛乱不断,当初狄青平定的侬智高叛乱就是一个乱的级别很大的案例,但其它小规模一直不断且经久不衰。
说到狄青,宋仁宗连带着韩琦都得下去给他赔罪道歉,好好的将军在宋朝活得如履薄冰,气死我了。】
宋仁宗和臣子面面相觑,他们这一朝出的名人不少,但都是文人。
狄青生在这的遭遇足够叫人听一次气哭一次。
韩琦被骂得没有脾气了,自从知晓宋朝之后得命运,他已经知晓他们的名声会两极分化,现在他们更加关注的是如何挽救大宋。
至于狄青?
日后自会有他去道歉赎罪的时候。
【反正西南那片地方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就被夷人占据,北宋战略方面又被辽国、西夏拖死,这片小地方还真没时间对付,所以把这里划作禁区,成为禁梅山。
在宋朝版图内,却不受宋朝管束,只要时间一长,谁都明白会出乱子。
但大宋就是那种得过且过不看不思考的氛围,只要没死到他们头上,视而不见就行。
熙宁五年的时候,王安石的案桌上收到一份线报,禁梅山内部夷人首领残暴,夷人向往宋朝仁慈的治理。
这份材料实打实的诱惑到了王安石,烂膏药自然是要揭,但现在的时间对吗?】
始皇帝只觉得荒唐,他们想要平定百越小心翼翼,宋朝有这种机会还得仔细斟酌。
任何一个王朝都不允许自己境内出现禁梅山这种情况,始皇帝完全无法想象他大秦的地盘内居然有人不听大秦的法令。
只不过,宋人切实的思考着西北和西南两处开战的情况,同样吵得不可开交。
而且有一个问题很是尖锐,军费从哪里来?
王韶那边是因为有前期的准备,有全部的政策支持,可西南夷人这里显然是突发,军费从哪里来?
【王安石犹豫过,但他最后还是问自己一开始的目的:抓钱作军费,打赢战争回笼资金。
所以答案很明显,他要打,派出了他的亲信章惇。
章惇本身是一直跟在三司跟着王安石搞经济的,这次派他去平乱显然是王安石的私心。
我要说的是,王安石手底下这批人真的很有趣,除了吕惠卿这种恶得离谱的,其他人的性格都和拗靠边。】
这不就是说什么人带什么官嘛。
【对于章惇的执行能力,王安石和宋神宗心里也拿不准。
章惇一开始使出的招很正常,不是说内有想要依附的夷人嘛,那就派两个使者过去,若是真的有,那顺带把人拉过来就是。
但结果回来的却是两个使者的头。
但这并不能怪人家夷人,两个好似那色鬼投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