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曹操:不挑活儿干
【曹操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总揽百官,自然要开始实现少年时的想法。
他重权,但又和单纯的重权不一样,而是要利用手里的权力去谋划天下。
他需要观察时机谋划统一,需要考虑政治利弊实现天下大治,需要扭转土地荒芜、人相食的局面。
政治、军事、经济的事情他都做完了,说好听点是总揽百官,说不好听点,皇帝该做的事情都被他做完了。
天下,是他打的,政策,是他制定推行的,民间经济,是他一手复苏的。
这种情况,谁要是跑到他面前说一句,你可以把这个相对稳定的天下交给刘家小皇帝了,我觉得曹操砍人是完全没问题的。】
刘彻:如果不是他老刘家的江山,确实他也会觉得没问题。
曹操的小眼睛时不时的瞅瞅荀彧。
荀彧:“……”
本来心情就糟糕,主公还一副糟心的模样,实在是伤眼不想看。
完全不给曹操痛哭流涕表演的机会。
【曹操揽权的事情先不说了,但他确实干活了。
除了一辈子差不多都在出征的路上外,富国强兵和任用贤能也是做到极致。
按照东汉末年的环境,不能说富国强兵,只能说尽量能吃上粮食,别出现什么人间惨剧就是天下大治了。
曹操对待人才的态度没得说,或者说三国那会儿有雄主之相的对待人才都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这是标配,所以冒出来的人才也是最多的。
比雨后春笋都要过分,像是别的事情,能掰扯出来十个都算了解,但换曹操那个时代,光是他这边能数得上名号的就已经超过这个数。
说到底,还是得感谢罗贯中先生啊。】
《三国演义》太具有观赏性和阅读性了。
哪怕是精神文化匮乏的那一代,小时候也不缺三国相关的连环画和小人书。
谁都能说上两句。
三国:这个罗先生提了好多次,真有大才啊。
罗贯中默默合上正在写的三国,想了想还是不删改了。
他就一写小说的,人家偏要当真关他什么事?
【东汉末年的粮食问题超乎寻常的严重,哪怕是天子和百官都面临无粮要饿肚子的危机,更何况是寻常百姓呢。
自然这个问题被率先提出来商讨,不然本来打仗就一批批的死人,再因为粮食一批批死,基本诸侯都不用打仗了。
屯田的策略并不只有曹操这边能想到,但他这边完成的最好。
曹操以秦皇汉武作为榜样,“秦人以急农并天下”、“汉武以屯田定西域”自然成为他制定屯田策略的重要参考。】
始皇帝/刘彻:还有点眼光。
刘彻:如果能不对他汉室江山有心思就好了。
虽然知道这种白日梦不兴做。
【曹操屯田一直都有军屯和民屯两种,但事实是,曹操去世前军屯的效果都不是很突出,民屯实施最早也是最好的就是许下屯田。
屯田当然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屯的,第一便是得有大量的无主荒地,当然,若是你能把有主变成无主当我没说;
第二则是有大量的屯田劳动力,曹操不缺,之前收编的黄巾军和家眷,他们也不嫌弃这活儿;
第三就是有点物质基础,种地工具农具还是得有,大量的屯田就得脑袋灵活点从别人手里获得,至于获得方式道不道德,我管不着;
第四则是百姓支持,屯田终究是为了把人口和经济盘活,你别跟服劳役一样往死里使唤人家,还不给粮食。】
百姓听得连连点头,一些离曹军较近的都在考虑这件事。
种地嘛,他们打了半辈子交道,要是能安安稳稳的种地,一年到头养活一家子,他们确实什么都不挑。
只有一些豪强地主瑟瑟发抖,他们感觉天幕的每一条都在针对他们。
本来曹操就是个说砍人就砍人的主,道德这种玩意更是别要求他,现在若是察觉到屯田过程有什么缺的,该不会直接上门‘请’他们配合吧?
【屯田这件事的大功臣是枣祗,他提出的办法和别人都不同,就意味着争议,包括曹操,但他还是坚持。
枣祗选择的是将土地直接分给个人,再根据收获对半分成。
这一点和咱们后面的个人承包还真有点相像,比起按照租用官府的耕牛缴纳粮食,显然直接给到个人手里,会极大的促发百姓的积极性。
对半分成可以堪称五成租子,虽然现在看来和周扒皮无异,但这是官府直接对接,相当于剩下的全部归私人所有。
百姓就一定会更加积极细致的照顾粮食,恰好第一年丰收,百姓高兴,曹操居然得谷百万斛。】
曹操听到百万斛眼睛哪里还容得下别人啊。
其他人没好到哪里去,尤其是还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