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草原丝绸之路(1)
样了。
尤其是有些“窝囊”的皇帝,只觉得天幕怎么每句话都在意有所指。
林书这次还真没内涵,只能说还有点自知之明,晓得对号入座。
【草原之路和这些少数民族政权脱离不开关系,提到丝绸之路,除了政治作用,剩下的就是巨大的经济价值。
丝绸之路的成型肯定是要有条件的。
第一,则是丝织业的产生。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从名字就能知道主要流通的商品商品,但也不要进入到另一个误区,觉得只有丝绸。
毕竟算起来,哪怕是汉武帝时期,丝绸也不是什么广泛流通的物品,他照样穷得很。】
刘彻:说就说,干嘛又明着说他没钱,都是当皇帝的,除了被抢的大肥羊宋朝,谁能拍着胸脯说有钱?
赵匡胤:大可不必提他们。
【男耕女织就是古代传统的家庭模式,丝织业自然少不了蚕丝,关于养蚕的最早记载是《夏小正》中的三月“妾子始蚕”、“执养宫事”。
从朝廷的角度来看,在商周就已经设置了管理织造的官职——典丝,文献积栽的丝织品种类更是繁多。
咳咳,又到了老祖宗们都不喜欢的挖墓环节了啊,但咱们真的从老祖宗们墓里找到好多东西,这就是不留下足够史料的危害,我们后人只能自我发挥去寻找了。】
你们寻找的方式就是挖墓?
哼!
一群人赶紧吩咐多写点书,叫你们研究,研究的想吐。
【一座商墓中出土的青铜器,咱们考古学家不放过任何一丝一毫的细微之物,居然在上面找到残留的丝织物痕迹,涵括纨、绡、纱、罗、绉五种。
佩服考古学家的眼力和耐心。
虽然很长时间大家都穿的灰扑扑,但那都是百姓,毕竟从周代开始就已经出现给丝织品染色的工艺,后面工艺越来越精美,只能说好东西别人都是长了眼睛知道欣赏的,不然怎么那么多外国友人和咱们做生意用丝织品呢?】
确实,很有眼光。
只不过,众人瞧着天幕展现的那些花纹布匹,哪怕是王室贵族有些都未曾见过,哪怕是后面已经很是繁华的朝代看到某些布匹都忍不住心动,无论男女,都想要做点好看的衣服嘛。
看过天幕上的布匹,再瞧瞧布店的布,唉,可真难受,这钱花的叫人难受。
【第二则是丝绸之路上的草原文化,若是草原没有发展起来形成自己的文明,那这条路没有任何意义,毕竟说到底是要和周边的邻国打交道,赚钱也得找到目标客户啊。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庞大的波斯帝国,以及一位无法略过的大帝。】
这话可是触动不少皇帝的心,能用帝国和大帝这样的形容,显然不会是什么不入流的角色,他们自然感兴趣。
帝王嘛,那种骄傲和排斥与生俱来。
【波斯帝国的兴起,让从东到中亚、西达地中海的路贯通起来,波斯帝国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最早生活在伊朗高原的是依兰人,他们太过遥远,毕竟从他们衍生出来的古埃及都毁灭了。
反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打打打,武力值至上,拳头打服天下,波斯帝国极盛时期的地域任谁看了都要流口水啊,东达印度河、西达小亚半岛和欧洲的巴尔干,南控埃及。】
林书为了馋他们还坏心眼的把各个朝代时期的疆域和波斯帝国比较,一群人沉默之后便是眼馋,天幕确实了解他们啊,哪个帝王能不对这么大片土地流口水啊。
尤其是只能看看的时候,毕竟他们现在连自家都还得费力气安定发展。
【亚历山大征战的丰功伟绩我就不说了,只不过每次提到他,我就联想到我们的成吉思汗,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联想。
亚历山大出现在我国古代许多人的著作里,通过种种渠道听说他的事迹,这已经很难得,毕竟在我们老祖宗时期,想要看到记载外国友人的多种文献,还是不太容易。
北宋时突厥的《突厥语辞典》中,就有描述亚历山大的故事,说实话,我也是第一次听到突厥原来也有这些著作;
南宋人赵汝适的《诸蕃志》也提到过,只不过他提到的“异人徂葛尼”是人家亚历山大名字的音译,“大塔”也是亚历山大灯塔,但这个音译也是真的挺叫人为难的;
元朝时元宪宗向大臣询问计策时,宫廷中的大臣就以亚历山大的事迹向他进谏。】
被提及的几个人都很是惊喜,万万没想到居然因为提了一嘴亚历山大而登上天幕。
刘彻很不靠谱的在那问臣子,“诸位觉得,这些西方人会有吾的记载吗?”
许多人无奈,陛下,您如此在意这个做什么?
【亚历山大的东征将丝绸带到西方地区,希腊人接触到丝绸,但信息比较残缺,因为他们一般穿羊毛织物,所以他们一开始认为丝是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