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净土教观学苑开学典礼开示
事情放在心中,你没有太多时间了,你没有太多时间打妄想了。他说,你一个人要把佛号念好,要把“死”字挂在额头上,就是说你的生命不多了,你必须有一种危机意识。
我们把善导大师跟印光大师这两个智慧的观照,把它加起来就是三个智慧:第一个,你观想你自己“业障深重,求出无门”;第二个,你观想阿弥陀佛“本愿广大,必定救拔”;第三个,你要知道你自己“无常将至”,你必须“早作准备”。你说:我还年轻,是吧?怕啥!不可以这样讲,年轻人往生的多得去了!
所以,透过智慧的观照,我们对阿弥陀佛的佛号,就不只是一种点状的信仰。点状的信仰就是说,它只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它只是在你做完工作,去旅游,你把生命的时间都扣掉以后,剩下的时间才给阿弥陀佛,他只是你生命的一小部分,这个叫做信仰。你这样子是很难把佛号念好的,因为你的心态,佛号在你心中的定位,只是你生命的一小部分,它没有足够的力量来产生你生命的改造、生命的流转,不可能!但是它会让你生命当中,活得快乐一点。
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加持是相互的关系,不是单方面的关系。诸位要知道,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你对阿弥陀佛的付出有多大,他会给你多大的回应。所以,我们透过智慧的观照,我们就知道,其实阿弥陀佛是我们的全部,叫做“一心归命,通身靠倒”,这句佛号你是怎么想的,这很重要!你念佛的时候你是怎么想,这就是你的智慧水平、就是看你对人生的理解有多深了。你认为它是一部分,它就表现一部分的力量给你;你认为它是全部,它就给你全面的加持。所以,你想在心中创造佛号,你就要有智慧了。印光大师他把念佛的人再加上智慧的观照,他这个信心就叫做真实的信心,而不是一般的信心了。
有些人念佛,他也不观照,就是一路念,念到时间到就出来,该干啥还干啥,就这样子。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他也不知道阿弥陀佛怎么回事,他也不知道这个死亡什么时候到,完全靠信仰,点状的念佛、片段的功德。
所以,念佛的人第一件事情,先完全接受弥陀全部的光明,就是你必须把心态准备好,这个是需要教育的。你必须了解自己,你为什么流转?你为什么会在三界生生世世的流转?这个事情一定有原因的。
第二个,在〸方诸佛当中有那么多佛陀,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得到历代祖师、〸方诸佛唯一的赞叹?凭什么释迦牟尼佛讲完阿弥陀佛的时候,六方诸佛会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凭什么?他在诸佛当中有什么样的特色?你都必须了解。你对佛陀不了解,你不可能把生命交给他,不可能!这不合逻辑。我们不可能把我们所有的生命,交给一个陌生的对象,不可能!完全凭信仰是做不到的。
所以,我们在念佛的过程当中,除了一念的信仰以外,那个智慧的观照就变得很重要了!它会让你的信仰更加坚固,更加广大,让你的生命能够完全地投入,你无所保留的“一心归命,通身靠倒”。这个都是要教育的。这一块就是我们在净土教观学苑安排的净土学,就是在培养大家怎么样能够创造一个全面的佛号的功德,而不只是片段佛号的功德;就是希望大家把点状的佛号提升为片状的佛号。
好,这个地方是佛力不可思议,这一块我们会有一些相关的课程,提升大家念佛的水平,让佛陀的光明,在你的心中全面地开展出来。当你心理准备好了,佛陀的光明会全部在你心中散发出来。
我们再看第二点,这个是净土宗最弱的一块,心力不可思议。心力,从佛法的角度,我们心里是没有什么力量,当然我们本来有力量,但是后来被很多的问题障碍住了,所以我们必须把很多原来的力量表达出来。
净土宗,如果你看《弥陀要解》,你就会知道,我们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三种力量出现,缺一不可。这三种力量都跟智慧有关系,你不可能天生就有,不可能!都要经过后天的教育。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安住力,这最根本。
在《楞严经》里面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安住的,有攀缘心,这是习惯,不需要教育。这个攀缘心有什么问题呢?它让我们的生命不得自在,我们没办法控制我们的情绪,因为攀缘外境,我们就住在外境,就心随境转。
心随境转有两个过失。如果你没有在打坐,那你就感觉不出攀缘心有什么过失。第一个,你在禅定当中,过去的业力会出现很多的影像,只要你仁者心动,你就完了!这是第一个过失,破坏你禅定的功德;第二个,最可怕的是临命终时。诸位!临命终时,它不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时候,绝对不是!古人说,腊月三〸算总帐,那是算帐的时候。我们先不谈过去的业力,这一块太复杂了,就谈谈今生的业力,谈谈你今生从小到大所做的事情,这几〸年就够了,算这笔帐就够了。
唯识学上说,你从小到大,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可能忘掉了,但是临终的时候都会现前,你一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在一瞬间都会让你重新看到,所以你的心是百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