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佛法修学概要》27-28集期中座谈3-4研讨
课程摘要
27、皈依三宝当中,最关键的就是皈依法!
大乘佛教把我们众生生命的现象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叫做本来清净;第二个部分,叫做罪障凡夫;第三个部分,叫做功德庄严。
首先我们先谈谈生命的第一个部分。这个本来清净,就是我们还没有开始流转之前身心的相貌。这个相貌在大乘佛教里面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家。这个本来清净,在整个大乘佛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我们要不断忆念我们的本来面目,把心带回家。
在《楞严经》里面,它从三个角度,空假中三观,观察我们一念心性。从空观的角度,就是说我们一念心,本来无一物,离一切相,这是空观;假观就是说,它虽然清净,但是它具足十法界染净诸法。它有六凡法界的杂染法,也有四圣法界的清净的法,所以它是即空、即假、即中。就是说即空——它清净本然;但是即假,它又具足染净诸法。虽然具足染净诸法,它又清净本然。即中,就是空有的结合,空有无碍。这就是诸佛所证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是我们本来就有的,叫本来清净。
我们在这个阶段,后来出了一个什么差错呢?叫做一念的妄动。就是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动。到《法华经》才讲说,我们离家出走。我们认为向外攀缘,会给我们带来快乐,所以我们从一念清净本然的心开始一念妄动以后,就产生六根、六尘、六识,六根攀缘六尘,然后创造了六种感情。这个时候,我们就失去了本来面目,就变成现在这个德性,充满了烦恼跟罪业,变成罪障凡夫。所以我们的生命,是一念的妄想创造出来。我们当初就是一念的妄想,离家出走了,才有现在无量生死的果报。
当然,我们长时间在三界流转,也就会得到很多痛苦的教训。所以我们知道这个流转是不对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的宗教会设立,或者说九十六种外道会出现。佛陀出世之前,印度就有九十六种宗派。很多人都已经知道,在三界流转是有问题的,试图要解决生死流转的问题,当然都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
直到有一天佛陀出世了,佛陀宣说了正法,所以我们从一种罪障凡夫要转成功德庄严,关键在于皈敬三宝。在皈依三宝当中,最关键的就是皈依法。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有些人是进步很快,每一年都在进步;有些人是没什么进步,十年前是这样,学佛以后还是这样子。这个关键就是有些人没有皈依法。有些人对佛有信心,有些人对僧宝对出家师父有信心,但是他不学习佛法,这是非常不吉祥的事情。因为你没有修学佛法,就不能产生生命的改造。
所以三宝的正式皈依是皈依法。
这个法有两个:一个是教法,教理之法;一个是行门之法。教理之法,我们前面讲过很多了,就是理观,对道理的理解;行门之法,就是五乘的修学法门。我们从一个罪障凡夫,要能够变成功德庄严,一定要靠法的熏修,用法门来熏习我们内心,清净的这一部分让它显现出来。虽然我们本身也具足了五乘的功德,我们一念心性本来具足,这是假观,但是必须要假借法门的熏修,才能够显现,才能够受用,否则它只是一个潜在的功能。
28、天人为什么修禅定?
首先我们看看,他修行禅定的动机。他不是说为了要了生死或者成就佛道,他不是为了解脱,为什么要修禅定呢?就是这个行者「厌离欲界果报的粗、苦、障」。就是说欲界虽然有很多很多身心快乐的感受,但是这个快乐的感受有三种过失:
第一个,粗,就是躁动不安。我们在欲界享受快乐的时候,身心是躁动不安的;第二个,苦。在受完快乐的时候,身心是一种逼迫的感受;第三个,障。这个快乐的获得我们是不得自在,有很多很多外在因缘的具足,才有这个快乐的出现。所以欲界的快乐,有粗、苦、障三种过失。
这个修行者,他特别羡慕上二界,就是色界跟无色界禅定引伸的快乐,因为这个禅定的身心会出现快乐,这种快乐,它是静——它是寂静的、安稳的;它是妙——它有无量无边的安乐,周遍身心;第三个,他获得快乐的过程当中是自在的,他自己可以作主。
这是他修学禅定的动机。他希望能够换一种快乐的模式,不希望那种粗重的快乐,他追求的是一种非常清净微妙的快乐。他还是追求快乐,只是换一种更高级的快乐。这就是为什么他愿意去打坐,去修禅定的一个动机。
那么他怎么做呢?「修习世间禅定,降伏世间五欲」。禅定这一块,我们在以后的课程「六波罗蜜」会讲。为什么禅定前面加一个世间呢?因为这个禅定只要没有我空、法空的智慧全部叫世间。就是禅定中有我空、法空的智慧,叫出世间禅定;只要没有我空、法空的智慧就叫世间禅定,就是以有没有智慧来判定这个禅定的性质。
以这个禅定降伏世间五欲,四禅天人他之所以没有男女的欲望、饮食的欲望跟睡眠的欲望,他不是勉强把它脱离,在经论上说,他根本不需要。当我们没有饭吃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