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傲世第一皇子 > 第123章 钢铁行业,镇南关的难题

第123章 钢铁行业,镇南关的难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工匠们如实回答。

“殿下,打造这些减震器要耗费大量人工,消耗无数的钢铁和煤炭。”

“其中弹簧一物,精密十分,非得是上了年纪的老师傅才能做出来。”

听到这番话,赵鼎陷入沉思。

缺少工匠,这他也没办法,只能依靠现有的工匠营制度,以老带新的办法,慢慢培养新的工匠。

至于木炭,这事也好办,大量动员百姓砍伐树木,烧制木炭即可。

反正这年头又不查环保,山林水泽虽属国有,可有自己这位驸马担着,谁敢来查,谁又敢来阻止?

唯独钢铁是个麻烦事。

前世训练之余看小说时,赵鼎曾经了解过炒钢法、土造高炉炼铁。

这两种技术的实现难度并不高,以晋楚两国的科技水平完全能做到。

而且生产出来的钢铁质量又好,数量又多,若能实现,恐怕不仅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还能大量贩卖。

就像二锅头一样,成为一座日进斗金的金山。

钢铁是这个时代最具含金量的科技产品,小到锅碗菜刀,大到刀枪甲胄,无不需要钢铁。

晋楚两国的科技水平是天下间最高的,钢铁的价格只有铜的五分之一,尚不能满足所有百姓的需求。

而南蛮、胡虏之地,缺少铁矿和冶铁技术,所需钢铁只能向晋楚两国进口,听闻钢铁的价格是白银的一半,一口大铁锅甚至能换一头肥羊。

但铁矿的开采和铁矿的冶炼都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镇南关乃至岭南显然不合适。

即便赵鼎一直缺少钢铁,他也不打算现在就想办法弄出炒钢、高炉炼铁技术。

“那就慢慢做,利用现有的一切资源,尽快改造马车。”

“这些加装了减震器,包裹了铁皮的马车,说不定日后会有大用。”

赵鼎只好放弃迅速改造的想法,令工匠们慢慢改造。

这一改造,就是大半个月,直到赵鼎一行人来到镇南关。

队伍中的马车已经改造了近千两,这些可靠性高,舒适度高的马车已经成为队伍中的香饽饽了。

以往马车颠簸难忍,兵士们宁肯将铠甲刀枪丢在马车上,自己步行。

如今却纷纷挤上马车,将铠甲丢给辅兵、民夫们携带。

对此,赵鼎并未阻拦。

马车上装减震器,本就是为人着想。

对于军队而言,士兵的舒适度很重要,若是行军路上太过劳累,等到了战场,站都站不稳,如何能打仗?

当兵吃粮,的确应该吃苦,但这份苦不在行军的路上,而在战场之上。

赵鼎需要的是一群能在战场上苦战不退的士卒,而非一群长途跋涉的驴友。

镇南关不愧是楚国第一雄关,城墙高大无比,足有三丈高。

城墙下还有深达两丈多的护城河,若有需要,还可临时在城墙前挖掘壕沟,以此来阻挡敌人的进攻。

说实话,第一次见到这座关隘时,赵鼎甚至不相信这是人力所能建造的。

晋楚两国的度量,一寸为三点三厘米,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

这三丈高的城墙已经有十米的高度了,以这个时代的攻城技术,哪怕进攻方的兵力是守军的十倍,也很难打下来。

至于关隘的两侧,则是连绵不绝的山脉,虽然其中有些羊肠小道,可供人通行,但大军想要通过,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即便是如此雄伟的镇南关,依然会面临许多问题。

比如士兵们的待遇问题。

镇南关守军近万人,都是在兵部登记过的正规军。

楚国军制,寻常兵士每月只有银一钱,米一斗。

伙食、衣物、武器由朝廷供给。

虽然朝廷从未拖欠过饷银,但兵士们的待遇太差,靠这点银子根本养活不了家人。

于是驻守各地的楚军纷纷想到了做生意的法子,驻扎在大江一线的水陆军队选择捕鱼,利用交通便利的河网做生意。

驻扎在楚国腹地的军队则选择设卡收税,向路过的行人、商旅收税。

至于岭南的军队,则大多选择和捕奴队合作,定期扫荡蛮族聚居点,将蛮人抓来卖掉。

镇南关作为控扼岭南的关键之处,此地守军自然也会深入岭南,做些无本买卖。

可如今蛮子作乱,岭南大部分地区都已沦陷,镇南关守将为了守住关隘,不敢再分兵深入岭南。

于是乎镇南关的守军们收入锐减,随军住在镇南关附近的老婆甚至抱着孩子来哭穷。

为了维持生活,这些兵丁们只好偷盗军中的物资变卖,或是在城外悄悄开辟农田种植蔬菜,甚至是利用小时候学的手艺,在附近的城镇中打工赚钱。

至于那些本征召来作战的三十万大军倒还好,因为离开驻地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