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拜入师门
接引者乃一小道童,带着刘渊望山门而走,刘渊对朝云观既熟悉又陌生。问道:“请问师兄遵姓大名?”
“我叫张恒”
“师兄学道多久了?”
张恒微微一笑,道:“我上山三年了,还没学道呢,也没拜师,道长说先强身健体,熟读经书,感悟天地,平时做些打杂的活计,也读书习字。”
“师兄多大?”
“十岁了,三年前,体弱多病,父亲就把我送到山上来了,跪在山门三天三夜,道长勉强收我进山门,做了道童。”
“你呢?”张恒问。
“我今年六岁了,家就在卧牛镇,离这里不远,家里除了我还有娘亲和妹子,爹爹去年去世了……”
两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不多时走到偏殿。
张恒指着一排小房间告诉刘渊,这是他们住的地方,道长住在后殿,没有道长允许,不得前去打扰。寅时初刻起床,打扫大殿前庭后院、担水、除尘;辰时读书习字,巳时打坐习经,戌时睡觉,一日吃两顿饭……
刘渊点头,心想这也没什么,就是起的早点而已。
接下来的日子,刘渊跟着张恒等一众小道童每日担水扫地,习字念经,下午无事,就满山跑,几乎跑遍了卧牛山的角角落落,几个孩子有了伴儿,过得好不快活。
时间飞快,转眼三个月过去。
一日,刘渊正准备睡觉,忽然有人通知,道长要他去一趟。刘渊赶紧爬起来往后殿跑,边跑边想,我都来了三个月了,还是第一次见道长。
来到后殿门前。
“进来吧”,一个苍老的声音传出来。
刘渊蹑手蹑脚的走进去,看到一老者跪坐蒲团,双目紧闭,正在打坐,见刘渊进来,缓缓睁开眼睛。
老先生,怎么是你?刘渊惊愕
老者似笑非笑,答非所问:“可还习惯?”
“习惯、习惯,师兄们对我都好,你看,我都长壮实了,边说边撸起胳膊,就是有点想娘亲和妹子。”
大树底下的老先生正是青云子,青云子修炼百年,仅能感悟天地灵气,纳气入体,如今是练气九层,修为无法精进,寿元已尽,只因五年前得祖师托梦,要其接引一身具道心的道童,传其衣钵。青云子多方寻找打听未果,直到两年前见到刘渊,见其丹田奇异,道心忽隐忽现,知道这就是祖师要找的道童。
修道界法门乃祖师所传,开山老祖乃一云游老道,非本土人士,来到东海之滨,见卧牛山气势不凡,古溪河龙气若隐若现,方始在此开山立观。
朝云观所修乃大道真经归一诀:分练气、筑基、通灵。祖师修至通灵境后,便无法突破。以致通灵境之后的境界,连青云子都不知晓。传闻朝云观第十二代祖师修为最高,突破通灵镜,迈入大道,仙游离开了这方世界。
青云子对刘渊道,“遵祖师令,传我朝云观衣钵于你,你入老夫门下,为朝云观第三十七代观主。”
说罢青云子拿出三部经书递给刘渊,道:“这是我朝云观练气、筑基、通灵三个境界的修炼法门,可否修至通灵境界,看你的造化了,为师穷其一生,也只修炼至炼气期。”
练气期修士,寿元一百年;
筑基修士,寿元三百年:
通灵修士,寿元八百年。
另有三部法术一并交给你,刘渊一看,乃是锻体术、御剑术、控物术三门法术。
“老夫佩剑算不得法器,留给你做个念想吧”,说罢,青云子坐化。
刘渊大惊,刚刚拜师,师傅他老人家就仙逝了。
刘渊恭敬的给青云子磕了三个头,收起经书佩剑,通知观内其他人等。
青云子大徒弟仿佛知道师傅时日不多,即将仙去,因此,并无悲伤,或许修道多年,已心静如水,生死看淡。
办理完后事,闻到子叫来刘渊。
“师弟,师傅已然仙去,师傅传衣钵与你,望你将我朝云观发扬光大,师兄时日不多,也将追寻随傅而去。观里内裤钥匙现交给你,朝云观清贫,并无多少财物,些许粗粮谷物留给你果腹罢了”,说完便不再言语。
青云子死后,坐下弟子离开青云观,云游四方,小道童陆续被家人接走,偌大的朝云观仅剩下刘渊、张恒及大师兄闻道子。
闻道子八十有余,练气三重修为,寿元已尽,不久后离世。两个懵懂的小童望着山门,不知所措,刘渊记念青云子的嘱托,不忍离去。张恒在山上呆了三年,已有感情,舍不得走,于是两个孩子便在道观住了下来。
刘渊和张恒依然住在偏殿小舍,师傅及师兄们的住处没有动,两个小子隔几日便打扫一遍,刘渊想着,说不准师兄们云游归来,不能没有住处,毕竟朝云观是大家共同的家。
张恒只是道童,并没拜师,刘渊便以观主身份,替师收徒,拉着张恒在青云子坟墓前叩拜,完成拜师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