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道德与商业二
户部尚书崔文出列,这个人很精明,也很会说话。
“王公子说的倒是很简单,我们大齐以农业为本,商人太过于重视利益,为了利益往往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
所以从德行上来说,我们不重视商业是有道理的。而且就像王公子说的那样,群臣中很多人家中有产业,但实际上是很多商人主动依附上来的,可见他们的行为是多么的不堪。这你又怎么说。”
王休抱拳施礼问道:“敢问您可是户部尚书崔文崔尚书?”
崔文微微回了一礼说道:“正是崔某。”
王休一乐笑了:“呵呵,据我所知这天下目前最大的商家就掌握在您崔家吧?”
崔文脸色有些不好看,辩解道:“崔家是崔家,崔家做官的人不参与崔家的生意。”
“哈哈哈。”王休轻蔑的一笑说道:“崔尚书,您说这句话您自己相信吗?难道您敢说您在仕途上没有得到过崔家的帮助?”
“这个......,这个本官不敢否认,但是本官依旧认为商人的地位低贱,我们不能因为商人有钱就抬高他们的作用。”崔文仍然强制辩解道。
王休轻叹一口气说道:“看样子你们还是不明白或是装作不明白,我知道你们怕什么,明明我们在说商税,可您又强行偷换概念,把话题扯到商人的品性上。”
崔文被王休戳破了心思,老脸一红,有些挂不住,一时间有些下不来台。
王休也不管不顾,直接开口说道:“为什么我们大齐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从农业而来,无非几个原因。
第一,是我们根深蒂固的思想作祟,正如崔尚书所说,我们大齐以农业为本,只有吃饱了才能去做别的事情,这个无论是谁都得承认。
“可是我们表面上非常非常重视农业,重视农民。可为什么偏偏伤害最多的就是农民的呢?我们有这么多地,可为什么农民还是吃不饱饭、穿不暖衣呢?”
“因为我们都想从农民嘴里抠食,农民的负担真的很重很重,各种苛捐杂税、上缴的租子,遇到老天赏脸的年景还好,至少能活下去,一但天公不作美,绝大部分农民最后的下场就是一个死字。”
我就想问一句,四海有闲田,为何农夫犹饿死?在座的诸公手掌大权,难道就不愧疚吗?”
此言一出,御座上的陈建民心中戚戚然,当初就因为王休的“四海有闲田,农夫犹饿死”八个字让他自我怀疑了很久很久,如今再次听到王休亲口说出来,只能在心中长叹一口气。
武将们也跟着难受,只有少部分文臣也表现出悲天悯人的表情,但大部分几乎没有表情,连装都懒得装一下,甚至如王鹤、卢升一流,还有点不屑。
王休冷笑道:“第二,商业带来的利润非常可观,按照十税一进行收取,朝廷必定会国库丰盈,但是事实情况又是如何呢?”
“崔尚书,请您告诉在场的每一位,我们大齐一年的商税有多少?”
崔文艰难的说出一句话:“不足农税的一成。”
王休悲哀的说道:“听到了吗?不足农税的一成,可是商人们赚取的大把大把的钱都去哪里了?税款又到哪里去了?崔尚书,您敢说出来吗?”
崔文漠然不做声,牛兴德在一旁冷哼一声:“还不都到那几家几姓手中了,诶?对王休,咱们的生意要缴税不?”
王休微微一笑说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缴纳商业税是每一个合格商人的基本条件,预计到年底,咱们的生意至少可以缴纳两万贯的税款,只多不少。”
众人一听,倒吸一凉气,王休的生意这才开办多久,就能挣到超过二十万贯的钱财,这也太夸张了,要是这些生意再继续发展下去,那......简直是不敢想象。
“好好好。哈哈哈。”最开心的莫过于皇帝陈建民,他实在是穷怕了,看样子今年自己能过一个肥年了。
卢、王、崔三人的脸色更加阴沉,他们甚至在想,王休他们挣得这些钱应该是是他们的才对。
王休继续说道:“商人的税款收不上来,无非就是官商勾结,瞒报谎报,再加上朝廷也不是很重视,没有任何有力的监管,所以造成某些人的无法无天。”
“这就是你们说的商人重利而无德?错了,他们无德是因为他们主子无德、贪得无厌。我相信绝大部分商人还是很有节操的,应是朝廷的不重视,估计有的行业想缴税都不知道应该交给谁。”
说这几句话的时候王休的眼睛一直盯着卢、王、崔三人,看的三人心中气闷不已,朝堂上又不好发作。
王休接着又说道:“如果我们的商业更加发达繁荣,朝廷对商业的管理重视并严格监管,我想以后商业税要占国库收入的八成以上,甚至我们都不用从农民手中收税,反过来还可以补贴农民,你们想想,那将是多么美好的场景啊。”
“要是真的有那么一天,还会有农夫饿死吗?遇到天灾,朝廷还会这么被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