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斤
,我也希望你尊重他的想法。”
“读书本身是件好事,但不要把读书的最终出路都划到仕途上去。读书给人带来的好处,不只是做官而已。我说的,你可明白?”
贾珠放下弟弟,郑重的向母亲作揖道:“多谢母亲教诲,孩儿谨记在心。”
王宁摆了摆手:“罢了,去吧,你弟弟的事儿,我与你父亲外,再别与第三个人透露了。”
贾珠怔了怔,想问为啥,又突然想起母亲方才的教诲,心里茅塞顿开。
母亲这是怕弟弟名声太大,引来朝中观望,最后逼的他不得不入仕途吧?
也是,弟弟才一岁多大,若是真的从小就被人定下了出路,他这一生就难有别的追求了。
贾珠想到这里,再次朝母亲深鞠一躬。
从他读书起,母亲便是尽心尽力的为他着想,无论他还是大妹,亦或是二妹妹,甚至文妹妹。母亲都是一视同仁,从不偏颇。
如今二弟这般聪慧,母亲也能以平常心待之,实乃大不易。
贾珠再次感慨,若是他为人父,得知自个儿子这般聪慧,定会忍不住到处炫耀。
可母亲却从未有过这种想法,她一心想得,都是为了孩子。
贾珠对母亲的崇拜,再次提升了一个高度,他现在觉着,这世间再找不着比他母亲还通情达理又目光长远的妇人了。
贾玙听了这话,却是一脸常态。毕竟他老妈从小对他就是这种放养式教育,鼓励他的兴趣爱好,从不干涉。
虽说这会儿老妈还没在现代生过孩子,但看来这种教育理念,就是她本人的性格,所以倒也不算奇怪。
贾玙自然是知道,自己从小跟别的孩子比起来,多了多少自由。别的孩子被家里逼着上各种兴趣爱好班,但他却是在自己选择下,去学东西。
不过他小时候,自己选完兴趣班后,又因为太累不想去上课,也被老妈揪回来揍得生活不能自理过。
用老妈的话说“连你自己喜欢的东西你都不能坚持,你还能坚持做出什么事儿来?”,所以打那以后,便是再苦再累,他也学会了,自己做出的选择,跪着也要走完。
这会儿他已经是个成年人了,自然明白任何成功的道路都不会是轻松的这个道理,所以既然选择了走“天才”这条路,他自然会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当天起,贾玙就正式跟着贾珠开始学习认字。贾玙的专注程度和学习进度,令贾珠再次惊讶感慨,他自诩自己已是十分刻苦的人了,可没想到仅仅一岁多的弟弟,每日除了吃饭睡觉便是看书了。
但因为贾玙还小,王宁还是给他约束了一下读书的时间,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那么精确的眼镜。万一儿子看书看多了,眼睛看坏了,那才是得不偿失。
贾玙也明白老妈说的很对,他反正也才一岁,并不着急。反正他一个成年人,要理解书里的意思,是要比孩童更快更准确的。
所以兄弟俩放缓了读书节奏,一路读到正月十六。
十六这日,贾珠要回国子监读书了,临行时他依依不舍,即便知道接下来会由母亲代替自己为弟弟启蒙,他还是百般的担心。
王宁最后都被贾珠给弄得不耐烦了,横眉问他:“你是瞧不起我?你觉得我教的不好?”
贾珠被这道送命题吓得头也不回就走了,只是临别时望向弟弟的目光,居然还带着泪花。
贾玙虽被贾珠搞得十分尴尬,但贾珠一走,他又有些想念这个兄长。
他自幼就是独生子,从未有过什么兄弟姊妹。自打来了这个世界,虽有了兄弟姊妹,头一年却一直被人抱在手里,并没有多少感觉。
直至今年过年,他开口说话之后,被几个兄长姐姐围着,他突然有了种身为老小,被人捧在手心里的感觉。
这种兄弟姊妹情,是他以前从未体会过的温暖,虽有些尴尬,有些陌生,却也让人忍不住想接近。
王宁看出他有些惦记贾珠,便让他动手给贾珠写信。
贾玙有些苦恼道:“我这手……就是想写信,怕是毛病都拿不住啊。”
王宁笑着拿出羽毛笔来,贾玙眼睛一亮:“蘸水笔?”
王宁点头:“我也不会毛笔字,又为了掩人耳目,这才让你爸弄出这笔来。这样就算我们用这笔写字,字迹与以前不同也不会有破绽。”
羽毛笔是蘸水笔,虽然写字的姿势与钢笔相同,但存在着墨迹时重时轻的弊端。
贾玙用圆鼓鼓的小手抓着笔,试了好几次,终于找准了力道,开始写字。
几张纸下来,看着满是墨点的纸张,贾玙怒了。
“我啥时候能有点力气!”
王宁大笑,将那几张纸先销毁了,然后拿起一茶杯来,塞进贾玙手里。
“先锻炼着吧,谁都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说着,王宁在茶杯里加了点水。
贾玙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