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将帅和同仇敌忾姬龙好血战庙杭
援军到达海城,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可是,海城都指挥使却忧心忡忡。按照朝廷的指示,援军划归他统一指挥。问题是他能够指挥得动吗?援军是朝廷的禁军,统帅文白将军的级别太高了,还是朝廷大员。那个监军,也不是吃素的。宗教委在朝廷的地位,他是有所耳闻的。现在这两尊大佛放他手下,这可是烫手山芋啊。
战场之上,军队只能有一个头。各打各的,甚至各怀鬼胎,是非常危险的。禁军能不能配合城防军作战?都指挥使心里是没数的。明面上说是由他指挥,但是实际上分配防区、调遣部队等事,都要跟文白将军商量,对方不同意,他也没辙。
幸亏,文白将军也是一个满腔热血的军人。在各次作战会议上,他都表现出了精诚合作、勠力同心的态度。监军申公狸则完全没有外行指导内行的做派,并没有干涉军务,也没有传言的那样,要代表朝廷按住军队不准抵抗。都指挥使的顾虑,逐渐消除。
申公狸不是孤身一人来到海城的。他身边有两个女副官,都是他的弟子。一个是看不出年龄的老妇人,神采奕奕,风韵犹存。她叫张彤,字梓箐,是一个两百岁的半仙。另外一个相貌青涩娇美,小巧玲珑,看着像二十岁上下,叫杨素珍。杨素珍实际上已经三十七岁了,也是一个半仙——非常年轻的半仙。熟悉申公狸的人都知道,他的女弟子跟姨太太没两样。
申公狸还带来了一个虎贲营。这个虎贲营,有五百多人的兵力,全普式装备,是一支机械化部队。它拥有坦克两辆、装甲车三辆、步兵炮三门、迫击炮三门,反器材步枪两支。火力配置在倭寇的大队之上。在明军之中,甚至在禁军之中都算顶级配置。传说,这支部队是宗教委的私军。由宗教委出资筹建和供养。
大明开元32年三月中旬,海城东部的倭寇部署完毕后,司令官千吉对海城都指挥使发出最后通牒,命令明军全部撤出海城,否则兵戎相见。都指挥使、文白将军、申公狸三人商议,一致决定:用大炮回复。
明军各处炮兵营同时炮击倭寇阵地。鬼子的炮兵随后还击。两军炮兵互射,各有胜负,最后以倭寇的飞机出动轰炸而结束。明军将领的态度很明确。
司令官千吉的战术构想是中间突破,两边开花。在全面进攻明军各线的同时,把突破口选在庙杭镇,集结重炮、飞机,重点打击。一旦拿下庙杭,兵分两路,分别进攻李家桥和火车总站,彻底撕裂明军的防线。
庙杭镇是闸北区的门户。明扶两军争夺最多的阵地是庙杭印刷厂一带。这里是闸北区主干道宝山路的尽头。鬼子一旦突破庙杭印刷厂防线,其战车部队就能沿着宝山路长驱直入,攻克闸北。闸北丢了,海城就等于失守了。
庙杭的战斗非常惨烈。这里是明军和倭寇炮击最多、最密集的地方。在鬼子一轮又一轮的重炮轰击和飞机轰炸下,数次突破明军阵地。明军数次组织反攻,夺回阵地。
宝山路的尽头除了庙杭印刷厂,还有一个图书馆。两栋建筑像桥头堡一样分立大路两侧,都是钢筋水泥结构。虽然这两栋建筑多次被重炮轰炸,多面墙壁坍塌,墙体千疮百孔,但是总体框架还在,仍然是两军争夺的目标。
姬逾几人在开战后的第二天,跟随增援部队赶到庙杭印刷厂。他们刚到就加入战斗,打退了鬼子的一次进攻。发现对方大规模增兵后,鬼子指挥官撤下步兵,呼叫火力支援。鬼子一退,经验丰富的营长就让战士们找掩护躲避炮击。印刷厂和图书馆各留一个连,其余人四散各处。
姬逾、妇好、龙骁三人躲在印刷厂的一个角落中。这次由龙骁开启紫色护罩,护住三人。姬逾把妇好压在墙角。回忆起龙江渡之战时,被航空炸弹命中护罩的事,妇好一阵后怕。一起抱团,互相照应,这是她事后总结的经验。就算不幸被重炮命中,法力全失,还有两个人可以继续开启护罩提供保护。
看见妇好脸色凝重,姬逾用传音之法打趣她说道:“妇好,你头发臭了,今晚我来帮你洗头吧。”妇好用肘顶了他一下,说道:“讨厌!熏死你。”姬逾紧紧握住她的手,脸贴在妇好的头发上。
大约几十分钟后,炮击停止了。鬼子那边的气息像潮水一样涌来。鬼子出动步兵抢阵地来了。龙骁去支援图书馆。外面有通讯兵边跑边吹小号,还有人高喊:“鬼子步兵来了,各单位进入战斗位置!”幸存的明军士兵从各个建筑中、藏兵洞中、工事中跑出来,各就各位。
鬼子坦克缓缓驶来,后面稀疏地跟着步兵。印刷厂的连长下令,放他们靠近再打。当坦克来到印刷厂前几百米的位置,开炮轰击可疑位置。鬼子步兵小队继续前进,前队占据残垣断壁、弹坑作为依托,掩护后队前进。
当大批鬼子冲到几十米远的空旷区域后,连长一声令下,各处火力点齐射。在交叉火力的压制下,冲过来的鬼子死伤惨重。远处的坦克发现火力点后,逐个点名,一个一个地摧毁。步兵炮分队、掷弹筒小组也没闲着,对着印刷厂的火力点狂轰滥炸。在坦克附近协同的步兵,突然看见一个大型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