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皇庄
宋赟嘴角抽了抽 ,他那么大一个凸起的喉结,一看就是男子,也不需用‘妻子’的称谓。
“会种田吗?”
“会。”不会也得会,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那我分你两亩地,你过来照料。”宗政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额间略微花白的发丝被汗水粘连在脸上,“对了,还有十六小子的两亩地,他一直荒废着,你也一起种了 。”
宋赟目瞪口呆,他是来见长辈的,并不是来种田的。虽然这也是另一种认可,但他真不想种田啊,若是有蚂蟥怎么办?不是他矫情,实在是在纪录片中见到这玩意都起一身鸡皮疙瘩。
“明年就用你说的方法种稻子,这下半年你看着种,别荒着。”
罗成儒实在不忍心这般体弱的人还来种田,出言道:“人才第一次来,别吓跑了。”
宗政余像没听到罗成儒的话一样,一拍脑门,道:“你们没吃饭吧,走,去庄子里吃,十六小子送了一大扇猪肉来。”
罗成儒拉着宋赟走了,一路上絮絮叨叨的跟宗政余吐槽仁宗帝抠门,请人教书连饭都不管一口,糕点都只有一盘,唯有茶水管饱。当初国库没银子帝王吝啬一点也有缘由,现在国库充裕一些了还是如此,真是一家生不出两种人,姓宗政的就没一个好人。
宗政余也不辩驳,这老头现在没在朝中任职,对子孙后代的乌纱帽也不是那么在意,骂帝王也骂得别出生面。
刚回庄子,在槐树下头发花白的老伯打开了房门,原来这老伯是皇庄的管家。罗成儒说两人以前是同僚,一个在户部一个在工部底下管理农业种植,年老辞官之后便来皇庄了 。
皇庄内的饭菜已经准备好了,味道还可以,还专门给宋赟准备了清淡的菜肴。席间还有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宋赟一一都行了礼。罗成儒和宗政余交谈甚欢,交杯换盏,那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也调侃罗成儒现在是年过古稀,功成名就了。
罗成儒说自己忙碌大半生,从三岁启蒙,二十一岁中得状元,三十岁进户部任职,五十岁做到尚书之位,虽然一生都未坐到内阁大学士之位,但三任帝王皆被他教导,世间大儒也独占一席,功名利禄都齐全了,这一生不虚此行!
众人笑他俗,俗不可耐。罗成儒说世间最多的就是俗人,功名利禄总有其中一样是毕生所求,若人真无所求那何不如去庙里剃了头发做和尚,无欲无求。
宋赟似乎看见罗成儒年少时意气风发的样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先生之风华山高水长也!
他在此是插不上话的,听众位老者笑谈古今倒是颇有一番心得体会。酒水好喝且不醉人,佳肴味美且朴实,大碗菜大碗肉大碗酒,没有繁文缛节,吃喝随意。
罗成儒喝得醉醺醺的被宋赟扶上马车,那几个叔公也喝得醉醺醺的被仆人扶下去,宗政余送行,告诫宋赟别忘了那四亩地,宋赟只有恭敬的说:“王叔,过些时日便来将地翻了。”
宗政余这才满意的点头,宋赟拱手告辞,福贵驾驶着马车回京。福贵是个机灵的小太监,现在一直跟在宋赟身边做事,陈沥教导出来的人规矩都是极好的。
回到镐京城内天色已黑,自从镐京的宵禁解除后,这座城的夜晚也焕发出生机,街头灯笼高挂。虽算不上灯火通明,毕竟蜡烛的亮光始终有些昏暗,但街道两旁小摊上的东西都能看得分明。宋赟见到了摆摊嗑瓜子的何南忠他娘,身边坐着一个扎着双丫髻的小女娃,那应该就是吴小妹了。
“去买点十张烧饼。”宋赟递给福贵一锭银子。
福贵接过银子跑下去买烧饼,不过一会便拿着被油纸包裹住的烧饼回来了,宋赟没要剩下的银子,全当给福贵的跑腿费。接过烧饼,闻着味道还是那样,连打开看的兴致都没有,准备拿回宫给宗政越吃,反正不挑食,牙口又好,吃啥都一样。
以前还有春雨将这烧饼打发了,直到与春雨同行时才知他也没吃。宋府的每棵树下都被埋了一块烧饼,不止一次吐槽真是受不了这烧饼,府上就没人肯吃,他要是全都吃了满口牙也没了。
宋赟那时反驳道: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一块烧饼就破功了,那是武功不行。
春雨说这外练的是筋骨皮,可不是牙齿。
宋赟觉得牙齿也是骨头,都是一样的,两人吵了半天也没个定论。
福贵驾着马车先送罗成儒回府了,宋赟抱着烧饼想了想,这么难啃的饼还是拿给殷怀山吃吧。转道回了宋府,走到大门口,管家福伯上前询问,宋赟掀开车帘,“福伯,是我。”
“是五少爷啊,快进来。”福伯擦了擦眼角,连忙扶着宋赟下来,对其上下打量一番,看着宋赟这么热的天气还裹着披风,便知身体定然坏了,心疼得眼眶通红,声音带有一丝哽咽,“老爷给五少爷的院子重新取了个名,叫清风院,里外都添了不少物件。”
宋赟浅浅扬起嘴角,“听名字就知道是个清雅之地。”可惜他现在喜欢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