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国丧和新君
东方渐亮,整座紫禁城在晨曦中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午门前广场,文武百官奔丧而来,按参加早朝的顺序在此列队。在礼部官员那里领取犀角带斩缞服后,当即朝着乾清宫的方向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不管是为了彰显自己忠君的人生理念,还是害怕虎视眈眈的科道言官逮到小辫子,这个时候都会努力挤出一滴眼泪,实在不行只好是挤大腿内肉了。
倒是有不少真哭的!像吏部尚书李裕已经得知清流派要推举王恕接替自己的位置,想到自己马上要卷被盖回家,心里像是塞了一团麻般。
尽管圣人教导“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但品尝到权力的味道后,哪可能还会有什么圣人。那些口口声声的清流,其实还不是千方百计往上爬,真正的圣人压根不会参加科举。
跪在地上的翰林院学士徐溥倒是想笑,但知道这个时候还不到开心的时候,故而是硬生生给憋住了。
啪!啪!啪!
两名身材高大的宫廷锦衣卫手持着一丈长的大长鞭出现在宫道两侧,站在文武百官前面的空地上,显得手法老练地挥舞着那根大长鞭。
这种皮鞭又粗又长,鞭梢儿用专门的软皮制作,上面还涂着一种特制的蜡,致使每一鞭抽出都能产生令人头皮发麻的响声。
在响鞭声中,那扇封尘多年的午门正门徐徐打开,一辆玉辇从御道中驶出。
坐在玉辇上面的自然是朱祐樘,朱祐樘仍旧身穿孝服,但脸色显得不苟言笑,整个人已经有了几分皇者之气。
虽然早些天便意识到自己将会独自面对满朝文武,只是独自面对三千余名官员,亦是感到了一丝压力。
若只想做一个糊涂皇帝,那么与世无争便能在这个位置衣食无忧,但想要独掌天下无疑会有很长的路要走。
司礼监掌印太监李荣送出遗诏,内阁首辅万安宣读遗诏道:“朕以菲薄,绍承祖宗丕业二十有三年矣,宵旰忧勤,图臻至治,惟恐有孤先帝付托。今忽遘疾弥留,殆弗能兴。夫死生常理,古今人所不免,所幸继统得人,宗社生民有赖,吾虽弃世亦复奚憾焉!皇太子佑樘聪明仁孝,德器夙成,宜即皇帝位,中外文武群臣其协心辅理……钦此!”
……
这份遗诏并没有经由文官之手,而是朱见深在世的时候,由当朝首辅万安手书,朱见深亲口拟定的。
朱见深既没有夸大自己的功绩,亦没有检讨自己执政的错误,但十分明确将皇位传给太子朱祐樘。
“臣等奉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对于新帝的人选早已经明确,自古还没有皇帝驾崩而不能继位的太子,而今看到事情并没有变故,于是纷纷进行跪礼道。
礼部尚书周洪谟站在文武百官前面,又是高声唱道:“新君在此,还不行礼!”
“臣等叩见新君,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面对玉辇上的朱祐樘,当即便再度行礼道。
朱祐樘看着黑压压跪在自己面前的文武百官,看着他们向自己称臣,亦是不由得感受到了权力的味道。
只是想要真正让这些人臣服,仅仅依靠这个身份自然远远不够,而是要有打一个巴掌赏一个甜枣的手腕。
朱祐樘并没有开口,跟旁边的御马司掌印太监梁芳交流了一个眼色,梁芳当即便安排玉辇返回紫禁城。
“臣等恭送新君,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以万安为首的文武百官看到玉辇返回紫禁城,当即又是进行跪礼道。
朱祐樘不可能先帝刚过世便登基称帝,但他们作为臣子自然要
文官集团之所以能成为每个王朝中的中坚力量,正是他们对正统的那份绝对维护,从而换得正统继承人的肯定。
尽管朱见深已经成为过去式,但国丧的仪式却是一点都不会马虎。
咚咚咚……
午楼的钟声不间断地响了起来,传遍了整个北京城。
城北柏林寺的钟响了,城东隆福寺的钟响了,城西崇玄观的钟响了,全城的钟在这个时候都响了起来。
按大明的国丧制度,京城内的寺观在此期间每日都要一起击钟三万杵,代刚刚驾崩的成化帝“造福冥中”。
自今日起,整个大明王朝正式进入国丧。
通政司八百里传邮将讣告和遗诏发布全国,将从省会、府城、州县、乡镇和村落,全国都要进入国丧。
各地的衙门要朝北而拜,包括各地的藩王每日都要如此。
京城的衙门全部停止运转,同时全城还要进行严格的斋戒。整个京城禁屠宰半个月左右,故而从今日开始,很难吃到新鲜的肉。
成化帝的茂陵早已经修建完毕,只是皇帝入葬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通常都要选一个黄道吉日,而这期间的间隔往往长达数月之久。
由于敲定了成化帝的庙号和谥号,朱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