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释疑
(虽然不是正文,也有点长,但我建议大家都看一下)
这次因为是连续更新三十章,导致除最后一章和卷末总结之外的章评有点少。
所以我昨天才得到大概的反馈。
单开这个单章是因为
其实小说写完了还要解读,尤其是作者自己来,是非常下乘的事情。
但好几位读者在章评提了,群里也有问的。
考虑到完全看明白的应该不太多,所以不得不统一捋一捋。
······
一句话总结,就是洪范情绪的变化。
很多读者认为詹元子死了以后洪范悲伤的部分太大了。
这其实是误解。
“来不及了,三溪县在西京正南,青槐城在正北。”答。
前面这些章节我会抽空修一下,把上面这些挑明了。
江乐池边吃边说。
【引用原文:
“敖伏威、敖知机、敖知弦。”
洪范霎时能够思考了。
洪范一路过来有很多情绪,悲伤只是一部分,后来甚至是较小的那部分。
正是这个答案,让洪范不再那么利益至上、排斥死亡,以至于对选择死斗的苏佩锋也有了感同身受,因此接战(苏完全可以置之不理,继续当自己的天骄)。
这句太巧了让洪范
——289】
为什么不愿意用?
【“本来就是为了万无一失,不然我一人也能胜他。”
——286】
手臂上,汗毛根根倒竖如耸。
乌云被光破开,洪范通过击杀四个刺客的过程冷却自己的心,最后思考到答案。
杀掉裘以后,洪范心中的焦虑与矛盾没有好转——他知道自己在糊弄。
······
这地方出了这误解,不是读者的问题,是我的问题。
段家固然是三流豪强,与宫家、洪家这等一流、准一流豪强有极大差距。
这三十五人固然修为不均、装备不齐,与朱衣骑、洪炉阵有天壤之别。
“这是
里层他在煎熬,表层是复仇杀人的爽感。
李鹤鸣曾说,他用出卖换取武道,未来上了天人,再做补偿。
一瞬之间,洪范到底是犹豫了。
我当时的想法很理想化。
我自认从上本书开始进步速度飞快,而这都是以读者为镜子带来的。
洪范将三个名字念了一遍。
对方刚刚那句“太巧了”让他莫名触动。
但我又没法放弃心气,纯为赚钱写书。
所以他先找上曾道奇。
这四种情绪持续到洪范得知叶斩要来的消息。
——289】
他面对的不是顺德行那些乌合之众,自己身边也没有洪烈、沈鸿遮护两翼与后背。
这不光是感情。
【引用原文:
悲下有怒,怒下是无力。
无力之下,又是什么?
洪范难抑浑身燥热,起身脱去外袍。
【引用原文:
他甚至不愿意用沙世界。
——280】
作为
“
还有就是之前有些读者吐槽说洪范守金海城不走(175章),质问我与金海有那么深的感情?
“所以他们没有不怕我的。”
段家譬如洪家那般的既视感,让洪范意识到了自己的虚伪。
“可惜我的宿命通不擅战斗,大多时候只能做个明白鬼,不能像你的沙世界一样快意恩仇……”
而在之前,洪范回馈家族、要制造火器、想给学不了武道的人开一条路,其实都与他此时的答案呼应。
雨水洗净全身,他有了结论。
但这个黑手强大到连他都能随意调遣安排,制造这个“巧合”。
——288】
——277章】
洪范心中一时明朗。
“只能说这回实在是太巧了……”
洪范意识到了这是个局。
于是我反思蛮久。
譬如盘旋击杀华安的时候“好似一头等待就食的秃鹫”、丧家犬,这些是特别的比喻。
——283】
就是说看得细、对文字敏感的读者能看明白,或者哪怕部分明白,他们会觉得有余味,觉得这些章回里带着一种隐性的情绪流。
可他们是血脉相连的整体,正为了彼此舍生忘死而战。
现在想想表里不一、既要又要,处理得很不好。
有的读者或许认为是洪范是心头太悲伤,所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