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形势莫名其妙的反转
胡大老爷已经连续好几天没出府了。
一个嘛,是为了陪一陪前段时间怨气颇深的后院姬妾。
这女人嘛,就跟那土地一样。
时不时的就得翻一翻、浇一浇才行。
不然的话,不仅会变成板结的死地,说不定啥时候还会长出绿油油的青草出来呢。
因此,这几天胡大老爷压根没在外边溜达,连宛如和如诗的魅力都没法打动他了。
他就一心扑在了后院的姬妾们身上!
努力耕耘、埋头奋战……
突出的就是不省力气。
这一来二去的,至少胡府后院的气氛,比起之前好了不少了。
另一个嘛,便是如今胡府门口的热闹了。
好家伙,一帮子乡试无望、心如死灰的士子们,也不知道哪来的胆子。
居然就堵着胡府大门,在那儿瘫坐在地上破口大骂。
而内容无非就是胡大老爷侮辱圣贤,故意出怪题作弄考生,以至于害了他们前程吧啦吧啦的。
胡义好几次都忍不住要叫上府上的家丁,出去直接把人扭住送应天府衙了,可都被胡惟庸叫停了。
骂呗!
你们不骂,咱在士林之中的名声怎么臭?
你们不骂,胡某在社会上的名气怎么打响?
反正这题,又不是没有正确的解释。
只不过,一般人压根想都想不到背后那些东西罢了。
或者说,对于某些士林之中的人物来说,哪怕知道了这其实考的是学子对于儒家、道门之间的学术差异性。
但他们在意的却是表面上对于孔子的冒犯。
腐儒腐儒,可不就是这样的嘛!
而对于这样的场面,胡大老爷当然是……乐见其成啊!
娘咧!
这简直不要太好!
自污了一下,名声变臭了,但又不是那种在朱元璋那里犯了忌讳的那种的变臭。
那这多好啊!
原本随着自己的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稳,胡大老爷还有些着急来着。
如今这一招使出来以后,妥了!
但凡是学儒学出身的,如今谁要是不骂胡大老爷两声,那仿佛就跟学术叛徒似的。
可实际上对于胡大老爷的影响呢?
嘿嘿,除了这几天出门有些不方便外,其他影响压根没有!
这其实也是胡惟庸琢磨来琢磨去,最终琢磨出来的最适合自己的自保之道。
说白了,民间、士林之中的风评,对他来说,其实屁用不顶。
但是,偏生在民间和士林之中风评不好的人,在朱元璋那儿,只要没犯了他的忌讳,反倒是印象不错。
因为朱元璋觉着你没了威胁了啊。
毕竟,在民间和士林之中名声一旦差了,以后就不用想着能成为权臣了。
那自然就不会跟朱元璋乃至皇家起冲突了。
但其中有一个隐藏的点,便是伱不能用一些朱元璋自己也不喜欢的事情来自污。
比方说强抢民女、贪污受贿、纵容家奴什么的。
这种事儿,若是干出来了,名声倒是差了。
可若是真有这种事儿的话,都不用等到名声变臭,朱元璋就已经先一步砍人了。
他正愁没理由弄死几个权臣呢。
可眼下这种“不轻不重”的罪名,那就很好了啊。
有罪过没?
对儒家子弟来说,那胡大老爷自然是大大的罪过。
毕竟胡大老爷拿着至圣先师孔子的名号出题,这事儿是逃不过的。
在一应儒家子弟看来,这罪名就是死死的。
可若是要说这罪名多大?
似乎……大概…也许也没多大!
说白了,这终究只是一道题而已。
还是一道至少名义上已经经过了礼部和皇帝审核的乡试考题。
中间也没有说出什么很严重的话来!
更何况,这题还有非常正常的解题思路,证明这题真就是精心准备的,而不是故意折腾人。
那么,这种情况下,你能说胡大老爷罪过有多大?
顶多也就是嘀咕两句、骂两句,名声臭了一点,便仅此而已了。
而这,不就是胡大老爷想要的嘛?
正因为如此,当府门外有学子叫骂以后,胡大老爷不但不收敛,反倒是仰天长笑了几声。
骂!
可劲儿骂!
你们不骂,咱的名声怎么往外传?
你们不骂,咱的名声怎么变臭?
你们骂得越狠,咱将来的小日子才会越过越舒服!
加油!
精神上支持你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