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房子卖了
大姐自打没了工作之后,就天天代替爷爷留守镇子,每天早出晚归去地里面,不是浇水除草,就是施肥翻红薯藤,很辛苦,也晒黑了不少,她心疼她,不想她这么累,可她依然如故,因为要报恩。
姊妹几个都是懂得感恩的,当初无奈之下选择‘赖上’陶家,承蒙陶家人心善,没有觉得她们是累赘,那么如今她们唯一值钱的,就是这一把子的力气,自然要替二老多照看下田间地里的活。
外面的人来看房子的时候,大姐并不在家,陶桃将空间里的粮食拿出来当作是这些年大姐偷偷塞给自己的零花钱攒的买下来的,当然,粮食她直接放到厨房里了,因为爷爷很少在这儿吃饭,反观大姐哥哥他们,却经常在这儿吃饭,正好帮大家省粮食了。
爷爷天黑之后才回到了镇子上的家,一起回来的,还有阿爹,爹和爷爷一起回家找奶奶商量。
这是陶家自古以来的程序,纵然奶奶是女人,可因为她是爷爷的主心骨,自然在这个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陶桃见状,也知道这房子,十之八.九是要卖了。
虽然卖了房子以后下地不方便了,但却可以租一套房子,毕竟灾荒年一来,这房子别说三千了,你就是卖一千,也无人问津,有那钱都去买粮食了,谁还买房子啊?
啥房子住不了啊,就是花钱租个,也比这种买下一整套的强。
看得出来,爷爷还是不舍得,但为了筹钱去黑市买更多的粮食,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再一个,爷爷怕了,害怕这房子过几年不仅卖不出去,还被人抢了去,与其那样,真不如现在换成现金。
不舍得又如何,终归要败给现实。
现在他们有地种着,暂时还有粮食吃,等饥荒一来,想买也买不到。
趁着现在还能在黑市买得到,筹钱才是首要的。
爹娘在县城,对于现在的形势看的更加分明,国家统购统销之后,没有粮票却需要粮食的人,只能铤而走险找其他渠道弄粮食,黑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黑市(自由市场)出现以后,投机倒把的现象可就凸显了出来。
本来你挣挣老百姓的钱就算了,可有些人贪心不足蛇吞象,居然打公家的主意。
在各种衣食住行中赚取高额的差价,甚至变相的搞垄断,结果是什么?
投机倒把罪应运而生,彻底按死了这些人的路。
原本还敢过明路,这下没戏了吧?只能东躲西藏搞起来地下交易。
陶桃并不着急将空间里的物资置换成钱,毕竟现在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她这些年上山跑山,挖野菜抓鱼掏鸟蛋,你以为只是贪玩儿?
不,她可是在练逃跑的能力,为的就是将来有一天,真的遇到突击队,至少在奔跑上,能跑得过他们。
她尽可能的减少对空间的依赖型,不断的激励自己,好好适应当下的环境,也是想锻炼其自身吃苦耐劳的精神,既然生在了这个年代,自然要有这个年代的灵魂气场。
房子最终还是决定卖了,阿爹请了三天假,因为镇子上有地,还没到改革的时候,所以,以每个月两块钱的价格,在镇子上租了一套虽破却还算结实耐用的小院子。
说是小院子,其实院子里只有一个棚子堆放柴火和做饭,正房三间,中间是堂屋,两边是卧室,小的只能偶尔过来住一下,大部分的家具都得想办法搬回乡下老宅,镇子这个临时住所,说白了只是为了照看地的时候方便一些。
国庆节人家要搬家,所以在此之前,得慢慢搬走。
房子已经过户,钱款也给到了位,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2800元的价格卖了出去。
卖房进行的悄无声息,给了房屋中间人五十块钱的好处费,加上过户费等乱七八糟的费用,也有几十块,算下来,差不多两千七百块钱。
每装好一车东西,陶家人都会站在院子里看上半天,小酒知道,这是他们在跟这座房子告别。
人生起起落落,树挪死人挪活,有失就有得。
这是奶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想想斗地主那些年咱们过的是啥日子,差不多得了,只要有了对比,你们就会知道,这个选择绝对是对的。”
以后他们老实当农民,一辈子以贫穷为骄傲,看看将来还有谁敢再乱扣帽子给他们。
其实小酒倒是无所谓房子卖不卖,在她看来,这些房子终究都不是他们未来的归宿。
镇子也好,乡下也罢,就这兄妹几个的能力,绝不会拘泥于这个小小的县城。
她是从大城市穿越过来的,虽然喜欢乡下生活,但也仅限于现在年龄小不懂事的阶段。
将来有条件,她肯定要进城,因为只有城里才能给你稳定的生活,医疗,教育,以及养老生活。
以前她只知道五零六零后吃了饥荒和饿肚子的苦,可人家苦也就苦了那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