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徐怼怼怼
记忆中的长孙无忌舅舅,冷冷的望着自己道——“陛下该以社稷为重,不应困守于手足血肉之情!帝王家,最是无情!”于是,李治闭上眼,仿佛还是昨天。
他的哥哥吴王李恪,在永徽四年二月被杀,年仅三十四岁。
很巧,李治如今也到三十四岁。
哥的死让李治明白,哪怕本无意谋反的人,却因拥有了庶长子的身份而有了借机谋反的可能性,因此被置于死地,实属——
“众望所归”。
而这归根结底,用霄冬至的话来说——
是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原因,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皇帝制度的问题。
适合当太子的,因为身份而不得不遵循君臣之礼,不适合当太子的,一直都忌惮有能力有才干的皇子,只有当嫡子之间的竞争不存在的时候,才能解决一切。
最好是——
王朝也不复存在!
一切制度都去掉,可在那之前啊——
他李治也必须慢慢得成为了杀伐决断,笑着杀亲舅舅的人。
他也记得自己那日坐稳高台,目送他的亲舅舅离开长安,一转头,手一挥,他就知道——
长孙无忌,在路上……必死无疑了。
至于,未来谁才是大唐的皇位继承人?
答案,有一万种可能。
他需要,他也想要一个真的能为天下着想,让百姓安居乐业者,不论身份,也就在这时……武则天带着农书出现了。
李治至今也不确定自己走的每一步棋对不对,但扪心自问,他是想要一试的,所以,当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派系先土崩瓦解,李治脱离了众位元老的掌控,就扶持了武则天起来。
对内给武则天处理,自己对外,同波斯等国家交往,再从军事上,笼络了西突厥、百济、高句丽,也是这个时候霄冬至“种”了毒,但是,这混账是自己调制的毒,等他李治解决了朝中的根深蒂固的问题,杀了那群老混账,今后,畅想着——
无论是恢复科举,还是编撰《唐律疏义》,再继续均田制等……都可以。
那一年,李治和霄冬至时常交流到深夜。
真是眼看大唐从频繁的灾害中恢复了欣欣向荣,可这欣欣向荣只是表面。
霄冬至在某个夜晚割破了手,李治亲自为他包扎,他眼睛只是盯着他一路找来的地图道:“要真正的解决,恐怕得有人死,非死不可的话,这次让我来吧。”
霄冬至说完,包扎好了手上的伤口,随即微笑看他,递上早就准备好的农夫策——
白皮书案由此拉开序幕。
对于徐有功明降——不说从红袍大臣变成县尉了,就说他从前是县令,被贬为县尉……这就等于是一撸到底了,然河阳那地方却实在是好,有道是宁为城里一座宅,不要乡下百亩田。
河阳历史悠久,徐有功这官撸的,叫人不敢太小瞧,就更别说他手里还有的杀手手册捏着,谁敢说话?
徐有功刚刚离开朝堂,就被武则天传召。
后宫,书房。
徐有功跪地道:“臣徐有功,向来不擅长编造谎言。那本所谓的杀手册,其实是天后陛下您用来威慑、警醒许敬宗...甚至,所谓的杀手,背后指不定也是得到了朝廷、或许,是天子的默许。”
武则天对徐有功的直言不讳并不感到意外,如果他不把真相揭露出来,那反倒不符合他的性格了,,但她还是故作生气,斥责道:“徐有功,你不要肆意妄为!口无遮拦!”
徐有功现在是真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压根就不想在朝中为官,什么明降暗升,他会在乎?先把周兴的事暂放在一边,他目前最为关切的是这本杀手册的真相,所以言辞更放肆了——
“绝不容许随意而行的是律法,但陛下您自己的行为也相当随意。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那册子真如你所说,任由下面的人草菅人命,却不出手制止,那也是咎由自取的知情不报……”
徐有功的话音刚落,武则天就情绪激动地指着他的鼻子骂道:“满口胡言!不要再提什么‘知情不报罪’!”武则天虽然是指着徐有功的鼻子骂,但徐有功在私下的言辞比在朝堂上还要放肆三倍:“看来天后陛下对这个罪名心知肚明。明知故犯,罪加一等!”
“徐有功!”武则天气得拍案而起,满脸怒容地瞪着徐有功,显然是被他的言辞激怒!
外面崔玄听到拍椅子的声音,立即推门进来拔剑,被武则天一句“出去”,抱拳“是”了一声,立刻退出去,退出前,他狠狠瞪了一眼徐有功,这个小东西就不能省省心?当真是天子天后惜才,想要培养,要不——
一百个脑袋也不够掉!真够恃宠而骄的!
徐有功却不是因得宠而傲慢自大,他是真什么都不在乎了,包括生死,若是说的高尚些,是达到了超然物外的境界,甚至对生死都毫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