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遇仙(十七)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姓李的书生,上京赶考去了。他骑着一匹大黑马,带着一个书童,出了京城,走了一程又一程,这一天来到一座山下。只见这座大山,高高大大,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山下一条小河,弯弯曲曲,河水哗哗啦啦地流着。他们顺着小河往前走,又渴又饿,忽然看见前面有个小山村,两人来到村边,见有棵大柳树,树下有个凉棚,凉棚下有一张石头桌子,桌子旁边放着三个石头凳子。书生让书童把马拴在树上,二人坐在石头凳子上歇凉。
书生看看这个村子,只有十来户人家,房子又矮又小,心想:这是个什么地方?这么偏僻,这么穷。他往四周看了看,除了一座山,还是一座山,往前看,山连着山,往后看,山连着山,根本看不见人家。书生心里烦闷,又往前走了走,想找一个有人的地方问问路。可是往前走了半天,还是不见人烟。书生又渴又饿,心里想:难道说,我和书童要困死在这里吗?
书生和书童回到凉棚下,只见从村里走出一个老太太,老太太头上裹着白毛巾,手里拄着拐杖,来到凉棚下,坐在石凳子上,对书生说:“你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书生把上京赶考的事说了一遍。老太太问:“你带着干粮没有?”书生说:“带是带了,可是已经吃完了。”老太太说:“你们在这里等着,我给你们拿吃的去。”说完,拄着拐杖进了村。不大一会儿,老太太端着一碗白面汤,来到凉棚下,让书生和书童喝。书生一见白面汤,口水都流出来了,端起来“咕嘟咕嘟”就喝,书童也喝得挺香。喝完了,老太太说:“你们在这里等着,我给你们拿吃的去。”说完又进了村。不大一会儿,老太太端着两碗白面馍馍来了,让书生和书童吃。书生和书童饿急了,也顾不上让老太太,拿起来就吃,吃完了一碗,老太太又端来一碗,直到吃得把肚子撑得圆圆的,再也吃不下了,老太太才住了手。
书生站起来,给老太太作了个揖,说:“老人家,我们在这里打扰了,又吃又喝,心里怪过意不去,请问老人家贵姓?”老太太说:“我姓李,叫李妈妈,就住在这个村里。你们上京赶考,带着书没有?”书生说:“带了。”老太太说:“你把书拿出来,让我看看。”书生把书包打开,取出书来,递给了老太太。老太太接过书,一本一本地看,看完了,对书生说:“你的书我看完了,你这些日子,用心苦读,很下了些功夫,只是没有遇上名师指点,所以文章还欠火候。这样吧,你跟我进村里去,我教你几篇文章,保证你此次上京,能中个头名状元。”书生一听,急忙给李妈妈跪下说:“若得老奶奶指教,我李某就是三生有幸了。”
李妈妈扶起书生,让书生和书童跟她进了村。来到家里,李妈妈叫书生和书童坐下,又让书童把马拴在槽头上,让书生吃了些饭。然后,取出几篇文章,交给书生,让他用心攻读。书生看了李妈妈的文章,真是大开眼界,佩服得五体投地,就一心一意跟李妈妈学起文章来。白天,李妈妈带着他游山玩水,晚上回到家里,教他怎样作文。
一晃,半年过去了,书生觉得自己的文章大有长进,心里想:我该上京赶考了,不能再耽搁时间了。他就向李妈妈辞行,李妈妈也不拦他,给他准备了些路上的干粮,又给他两锭银子,让他路上使用。书生千恩万谢,辞别了李妈妈,骑上大黑马,带上书童,又上路了。
书生一路上晓行夜宿,非止一日,这一天来到一座大城市里,找了一家客店住下。第二天,书生到考场里去考试。考完了,回到店里,吃了些饭,觉得身上有些困乏,洗了个澡,上床睡觉去了。他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刚睡着,忽然看见李妈妈领着一个白胡子老头进了屋,书生想:这是谁?我认识他吗?正在发愣,李妈妈开口了:“孩子,你醒来,这位是吕祖爷,特地从天上下来,给你送锦袍来了。”吕祖爷把一件锦袍往书生身上一披,书生的困意全无了,急忙给吕祖爷跪下磕头。吕祖爷用手一指说:“你用心读书,必得功名,将来为国为民,造福一方。”说完,李妈妈把书生扶起来,领着老头走了。
书生考完试回到家里,书童告诉他,李妈妈在我们店里住过几天。书生想起在梦中的情景,马上觉得应该赶快去谢李妈妈。书生带着书童急忙到村里去拜谢李妈妈。到了李家一看,原来他家盖起了新房,大门关着。他敲门,问:“李妈妈在家吗?”从门缝里传来李妈妈的声音:“谁叫我?我在我家呢。”书生和书童走进屋里,一看李妈妈穿着一身绸衣,屋里摆着好多金银财宝,书生上前跪下说:“多谢李妈妈赠银赠物,我才能考中功名。”李妈妈忙扶起书生说:“你进京以后要为国为民,为老百姓造福。”
不久,书生中了头名状元,被封为御书院侍读学士。他把姓李的老人一直当作恩人,感恩戴德。皇帝问他的为人如何?他想了想,就把遇见姓李的老人的事告诉了皇上。皇帝听后说:“一个普通百姓能教出一个状元来,真是天下少有。”就派人把李妈妈请来,封为天下文房一品之首。从此,李妈妈的事传遍了天下,人们都称赞她是一个有智慧、有爱心的好心人。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