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庸人小心 > 第16章 打电话

第16章 打电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很多时候我们打电话聊到很晚。聊到林莫夕降低了声音,自己移步到了走廊。直到迎着尽头的窗轻拂来的晚风,直到空荡幽旷的道路熄灭了灯。多幸运,每天晚上有一个朋友共消寂愁,还是异性。毕竟某些话题不能和男性友人畅谈,毕竟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别扭。

想起当年隔三差五在QQ空间里发表的说说,连很久之后的回望都甚觉造作矫揉。自己终于能体会别人当时的观感,可那又能怎么样呢?青少年时期满脑子的躁动与焦疑,毫无保留地宣泄在这方小小净土。或多或少想要给在乎的人展示,或是希望有人揭开以文字作粉饰的外衣,真正地了解我的内心。

然而再没有这样的发泄之地了。从空间转到朋友圈,理论上抵挡了绝大多数的陌生入侵因素。自己却不再打字,一定要一抒胸臆的话就只配一张图片。朋友圈在我这里与以前的社媒相比,似乎缺少了一些同龄人或者说同道中人的适当认同与包容。

躺在朋友圈里的相对不熟又较少交际的那些人又不能完全屏蔽,却总感觉对他们表露真情实感着实有些尴尬和窘涩,连一个标点符号都要渗透出矫情来。最最重要的是,拐弯抹角透着思念和牵挂的表达想要展示给那个人看,却已然看不见了。

不过打电话的时候,家乡话派上了大用场。因为不愿别人听及通话的内容。不仅是顾及隐私,更是担心自己忍不住夸大其词地吹牛。仅可通过一人的座椅背后,是另一室友牛哥。他每晚和女朋友语音聊天的家乡话,全景立体声地在寝室的四壁内环绕,但在我和阿峰面前无疑裸奔。

阿峰来自义乌,他的家乡话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我军当作加密语言立了大功的。在我再三的恳切下,南安话说得夹生的林莫夕才终于同意使用方言。这样多好,天然的隐私保护。

牛哥对我通电话的语言往往是一头雾水:“你确定你和金力起还有苏笛是同一个省的?”

“那还有假。”

“怎么你们说的方言一听就不是同一种呢?”

“他们省北的,我们南方的,当然不同。”

“我们全省都说着差不多的方言,也就是你们听得懂的河北话。”

“别说一个省,就我们县来说,每个乡镇的方言都有所差别。只你一开口,人家都能立马知道你来自哪个镇。”

盛情难却下,牛哥和阿峰都答应了来我们县城的邀约,这是后话。当下亟待解决是呜呜作响的生活费不足的警报。学期伊始购买的摩托车、衣物鞋履,以及和林莫夕见面的那几次,再加上大手大脚的开销,不得不提前面对向家里伸手要钱的难题。这不是要不要得到的问题,而是要不要脸的问题。

我只好省吃俭用,熬到除去厚厚一叠的角票,掏空全身只有一张二十元大钞。收藏纸质角票倒不是什么特殊癖好,而是当地的硬币毫无用处。找剩的一块五毛还所谓,最烦的还是一毛一毛的纸币已然非常少见。对此本地人解释是携带方便和不易遗失。

怀揣全部身家,骑着心爱的摩托“突突突”地载着同班好友柳凡令前往市区。自五一在回校的列车上巧遇之后,发现彼此很多方面一拍即合,柳凡令便一跃而成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之一,好到连摩托车钥匙都分了他一把。

出发前的计划是头发剪完再蹭柳凡令一顿晚饭。没想到他更过分,居然连理发都想蹭我的。虽然林荫小道能暂蔽毒辣的暴晒,但烦恼丝依旧是要剪短的。

我便交底道:“我兜里只有二十块钱,剪头发嘛只够一个人,吃沙县的话倒是够两个人。怎么说,你是眼巴巴地观看我一个人剪头发呢还是一起吃个沙县就回去?”

“我也不知道。”后座昂首迎着风的柳凡令,斑驳的阳光倾洒在他的墨镜上,显示出一副比我还更为坦荡的模样。果然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犹豫间扫了一眼路边大红又大黄的广告牌,刹车的同时用胳膊肘捅了捅柳凡令大腿:“要不进去碰碰运气?”

“这个可以有。”他挑下墨镜一角一瞥,凌厉地跳下车。

进入摆有若干红色塑料凳和几方贴墙小木桌的店铺其中,有如被四周连成红线的各种走势图审视着。换做古代还以为是闯进了哪个挂满星象图的阁楼。但我没有心思研究难懂的天象和不太可能发生的奇迹,开口便直奔主题:“老板,有没有刮刮乐!”

“有啊,二十块一张,你要几张?”

“这么贵!”心里随即泛起了嘀咕,毕竟每年在县里中心广场举办的摸奖活动,奖票才两块钱一张。但我“一张就行”的笃定喊声,是故意透露着必中的决心。其实故作声势只是盖住囊中的羞涩而已。大不了空手而归再蹭其他同学的晚饭。身侧的柳凡令同样坚定紧盯被我紧攥在手,散发着圣光一样的刮刮彩,完全与我统一了决心。

回校的坦途,星光银银下的习习晚风,一路追绕着我和柳凡令裸露的每一寸肌肤。尤其被抚摸过的头顶更是一阵清爽。果真天无绝人之路,二十块钱经过一张彩色卡纸地施法,迅速成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