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陈
两日前。
卞良哲将张笠寻到跟前,吩咐道:“让周礼仁寻新的火药过来,趁着夜里把那些东西藏在龙椅之下。”
张笠震惊,问:“陛下这是要做什么?”
卞良哲:“典礼当天,你带人找出龙椅下的火药,这就是卞良佑‘谋逆’的罪证。”
张笠明白过来。
如今的卞良佑不能随便杀,必须有万全的理由才能要他的命。所有理由之中,谋逆无疑是最正当最稳妥的一个。
张笠领了命,转身欲走,不知怎的又停下,他看着卞良哲,面露为难,“陛下,臣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卞良哲:“说。”
张笠问:“陛下为何对慕贵妃如此信任,从来没有怀疑过她一丝一毫?”
卞良哲张嘴就道:“阿槐我自然是相信的。”随后他又想到张笠从来不会平白无故怀疑一个人,想来他应当是发现了什么,便问:“怎么了?”
张笠沉默须臾,道:“我只是觉得有些太过巧合了。”
他现在仍旧一点证据也没有,只是封后之日将至,若是现在不说,以后或许就更加没有机会了。
这般思定以后,张笠开口,把自己曾经对慕泠槐的怀疑全部说了出来。
卞良哲听得清楚,却判断不出来什么。思想上他倾向于没有那些事情,可心理上,他非常担忧。
他害怕慕泠槐真的对他不忠,害怕慕泠槐对他说的话都是诓骗。
卞良哲心里郁闷,又想起他染病的那段时间,慕泠槐冒着生命危险陪在他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他……换作旁人,能做到那种地步吗?
犹豫了下,他告诉张笠:“我信她。”
既然已经得到答案,张笠也不再多说,行了告退礼便准备离开。
不料第二天晚上,卞良哲又叫了他过去。
“火药多准备些。”他这样下令。
张笠问:“多准备多少?”
“足够让所有人乱了阵脚,并且浑水摸鱼。”卞良哲沉声道:“最好能直接当场杀了卞良佑。”
谋逆罪还有可能留下卞良佑的命,可若是改为刺客作乱,卞良佑命丧当场,那便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再攀扯旁的。
再不济,卞良佑没有死。卞良哲还可以继续将谋逆之名强加到他身上,严刑逼问之下,卞良佑意外身亡,也没有人能说什么。
是以围着宫殿的那一圈,都被张笠埋了火药和硫石进去。
十月初十那天,张笠得到消息,李韫玉带人杀入皇宫,正聚集在宫门口。
他急忙将这消息禀告给卞良哲,并且特意表明自己那天真的看到了李韫玉自绝。
如此一来,嫌疑最大的人就变成了慕泠槐。
她是在那以后第一个去看李韫玉的,还闹了那么大一通事情,李家军为此大动肝火,这也是后来卞良哲没有再找李韫玉麻烦的原因之一。
再加上张笠不久前表现出来的对慕泠槐的怀疑,事情又发生在封后这个时间节点……卞良哲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她。
他朝慕泠槐的方向看过去,她却是一派人畜无害的天真模样,让卞良哲没办法继续怀疑下去。
他只能让张笠去御敌,去控制殿外局势——那时殿外并没有很多人。
李韫玉将手下人马分了三部分,这时攻城的是第一部分,张笠调动禁军以后,与其对抗还算是容易的。
与此同时,他拿了虎符派人出宫,要把守城军也一并调过来。
宫外厮杀未及范围扩大便有隐隐停止之势。
突然,有人从皇宫内带兵与外面的人里应外合,张笠很快被人团团围住。他自觉这情况对他们不利,脑海中只能想到要尽快通知卞良哲。
派人护送自己突出重围,张笠丢弃盔甲,拉着一个太监换了衣服,来到举办典礼的地方。
为时已晚。
他看着慕泠槐满身是血,眼神无波地用剑抵上奄奄一息的卞良哲的脖子。在他二人旁边,是卞良佑在慷慨激昂地陈词诉说,鼓动人心。
不需要证据,所有的一切明明白白地呈现在眼前,张笠在心中低骂一句,吹响骨哨告知那群被卞良哲豢养着的江湖杀手——他们被安排守在这里的隐蔽角落,以免发生意外。
随后,他在群臣下跪以后,趁机引燃了火药,将这里搅得一团乱。
他急忙冲上高台,想要在这时带走卞良哲。
混乱之中他一手摸空,龙椅之上哪还有人!!!
周围烟雾滚滚,张笠分辨不出方向,更是看不到卞良哲,在第三次确定卞良哲不在龙椅之上以后,泼天热气浩荡袭来,张笠脸部灼痛非常,被迫仰面摔倒在地。
他咬着牙,硬是没发出一点声音,爬着离开了这里。
四个时辰后。
卞良佑站在坍塌凌乱的宫墙之前,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