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建酒坊
饭间,众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吃过午饭,孟珂回到房间,秋实带着小桐和念恩到后院去消食,孟珂打开盒子,数了数里面的银票,对了一会儿账,账目不差,这杨壮做事很是用心,加上冬香,她觉得可以将小河村的生意都交由他们两个负责了,自己以后便在这乐县这里住下好了。
珍果坊也接了不少订单,算一下光是订金就已经有近一千两银子了,加上油坊和豆坊的银票,手里一下子又多出来近三千两,对完这些账目,孟珂舒了一口气,只是这点银子离自己想要买下那些荒地还远远不够,两千亩荒地,总要两万多两银子,这些银子,自己一时半会儿怕也是筹不到了,不过等知味楼开张了,那倒也是一件日近斗金的生意。
冯氏和陆师傅到了,很快,孟珂就将知味楼的生意支办起来了,而奶茶这次没有再另外开店,而是成了赠品,每桌消费满五两银子,赠一壶奶茶。东州的不少达官贵人开始并不在意这一壶奶茶,可是很快一众夫人小姐便被奶茶这独有的味道吸引住了,加上五两银子对他们来讲也算不上什么,不出一个月,这知味楼的生意就开始有了收入。孟珂这一个月在乐县自然也没有闲着,整个槐树树在王婶子的带动下,不少人将稻草还有土砖送了过来,孟珂也一一叫人入账,付了钱,随后,先将院子里的猪舍还有牛棚,家禽这些地方围了起来,就连青砖这些都买了不少,很快,就有三两多两银子出去了,村人听说孟珂的宅子连这些牲畜住的地方都是铺的青砖,不由得直撇嘴,这有钱人的生活,咱这百姓就是不懂。
孟珂找人又挖了排水的沟渠,这样打理好这些牲畜时的粪便这些就可以直接排去池子里,用来沤肥了,这么多田地,要用的肥料可想而知。只是暂时还没有这些,孟珂只得让人在村子里收,只是这量有限,一个月收上来的也不过只够个一两百亩的。豆坊砌好,孟珂也买了一百只小猪仔,这事是交给成才办的,成才果然不负孟珂所望,买回来的猪仔个个溜光水滑,精神的很,喂猪这种事情就给了王婶,王婶子是按月领工钱,每月三百文,这都快赶上在东州府码头扛活的男人了,大家见原本要卖孩子的王婶子得了钱,便时不时的在孟珂院子外面转悠,孟珂觉得让人这样转悠不是个事,索性,就贴出了招工启示,有短工,有月工,还有长工,短工的工钱是一天五十文,月工按所做的工种来算,现在月工有盖院子的小工,一个月三百五十文,大师傅一个月是五百文,盖房子的比砌墙的多一百文,毕竟盖房子这种活对技术要求更高一些。槐树村的村民很是朴实,当真是卖力气干活,孟珂自然也不吝啬,每天中午管一顿饭,还是干饭或者是馒头,管饱。很快,做肥皂的工坊就造好了,还有酒坊成了了模样。孟珂忙叫成才去取之前定制的农具还有大锅这些东西。
粮食买回来需要发酵,这些也都要时间,孟珂不得不开始提前做些准备。
两个月后,孟珂看着全村的村民还有工人坐在桌子上吃饭,看着新盖了皂坊和酒坊,看着豆腐坊还有油坊,孟珂觉得自己的心既悬着又踏实,悬着是担心原料不够,踏实是因为又有了这些实业,干实业很苦也很累,但是孟珂觉得还是要干下去,她想着,只要她在的地方,可以让这地方的百姓吃得上饭就是她最大的满足。
因为城里的蜀黍价格十二文一斤,孟珂也在村子里和大家讲了谁家若是有蜀黍,可以卖给她,价格按城里的粮价,很快,便有人将家里的蜀黍送了过来,交蜀黍卖了可以换粟米,可以省下不少的钱,开春这会勒了勒裤腰带,总是能过得下去的。
很快,连同附近的一些村落,孟珂就收了近千斤的蜀黍,酒坊同时也开始冒烟了,酿酒一定要有好的酒曲,而酒曲好一定要有好的菌丝,孟珂也自然请了好的酿酒师傅,然后将自己之前学过的一些东西与师傅一起探讨,孟珂觉得做酒就要做些好酒,所以要用小麦,而师傅却觉得用麦麸实在,味道相差不了多少,但是孟珂却坚持要用小麦来做酒曲,师傅只当孟珂是个财大气粗的主,也就由着她了。看着菌丝一点点长出来,白白的一层,孟珂也慢慢开始闻到了酒的香气,酿酒的师傅也发现,用这小麦发酵出来的酒曲,这味道确实是要比麦麸香上不少,暗中给孟珂竖了一个大拇指。
有了酒曲,酒坊正式开始酿酒,孟珂时不时要过去转转,工人都是村子里的村民,孟珂这里的工钱给的足,他们也愿意好好干,孟珂每一批出酒都要自己这里先闻一闻,再尝一尝,又与在东州府买的酒做了对比,心里已经有了比较,同时豆腐房也每天三板豆腐地送进知味楼,油坊也开始出油了,白启宏这下不用再去望县取货了,可是省了不少成本,自然赚的也比从前多了,然而折腾完这一切,孟珂手里的现银再次变成了几百两,孟珂只得望着账本叹了一口气,做实业当真不易,这几样这么简单的折腾一下,就是几千两银子,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买得到河口那里的田地。
好在知味楼现在每个月都是盈利,而且利润十分可观,不少人都知道知味楼背后的老板与知府大人是朋友,所以再如何不长眼的也不会在知味楼闹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