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 我需要为老师担心吗?
东宫。
显德殿中,皇太子李承乾沏了壶茶,
“这是产自淮南寿州驺虞城外盛唐山的龙芽,今年的雨前新茶。”
太子恭敬的把茶杯双手递到老师面前。
武怀玉看着如今越发高大的太子,他长的越来越像李世民了,十九岁,风华正茂,他的眼神里充满着自信。
他早走出了曾经因称心而误入的迷途,而父亲不再过份恩宠魏王,也让他们父子间关系越来越好。
“老师,我真希望你能够留下来,天气渐热,陛下马上又要陪母后去九成宫避暑,”
这几年皇帝每年都有大半时间在岐州九成宫,承乾负责留守监国,皇帝给他的权限也越来越大,军国庶政也渐上手。
“最近太忙,只能偶尔写一写。”
实际上朝廷等于是在废除了租庸调税制,取消了人丁税后,通过盐专卖,利用盐这种人人需要的特殊商品,对百姓重收了人头税。
那片茶场不小,还附带有制茶的茶庄作坊,一年产量不少。”
甚至连武家的养猪产业,都捎上了东宫。
一年六百万贯的盐利,以后人口增加,还会继续上升。
这几年,其实怀玉也经常有帮这位太子学生,不少产业,也会捎东宫这边,不管是盐糖茶酒还是边市、海贸,都捎上他。
当然朝廷每年也会大量采购茶叶,或运至边疆与蕃部交换牛马,或是再卖给胡商等,每年朝廷的茶叶买卖,也能获利百万。也有宫廷专门采购茶叶供给宫廷,或者赏赐官员军中的。
不过倒也不全是坏处,比如朝廷统筹调度后,各地设有常平盐仓,以前一些偏远内陆缺盐的地方,虽不行专卖,但盐价也极高,许多百姓甚至经常只能淡食。但现在哪里缺盐,朝廷在哪里建常平盐仓,调拨运输盐过去保证供应,比以前却好多了。
当然霍山茶产地很大,茶产量也不止这点。
“看来殿下也已经是茶叶爱好者了,”怀玉看着杯中那一片片只有一枪一叶的碧绿茶叶,“既然殿下喜好此茶,不如臣把邹虞城外盛唐山的茶场送给殿下,
可看来还是不够。
霍山茶可以说是武家茶叶产业里重要的一环,一只源源不断下金蛋的金鸡。
而茶税现在一年都能征到二百万贯了,也确实是够惊人了,一来是大唐这些年对外无敌,使的茶叶出口量激增,二来就是海贸的通畅,通过广州等港大量出口,再就是大唐这些年内部兴起的饮茶热,外需内需都增长起来了。
“老师,陛下把福建七州,安南十三州从岭南道划出,又从岭南调走四万戍兵,这事我需要为老师担心吗?”承乾压低声音,终于说出今天请怀玉来喝茶的关键。
虽比不过他父皇的内库,也没涉及到高级丝织品的织造等暴利产业,但太子手里也是握着一大笔惊人财富的,
太子手里有钱,每年也往边疆开屯建庄,招募雇人,耕种牧羊。
太子这几年置办的庄子,大多都在边关,其实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要是在京畿大量兼并田地置办庄园,一来这种行为容易引起贵族豪强们的不满,认为是从他们碗里抢食,二来京畿置办许多庄园,
那么就会让皇帝敏感,毕竟庄园里不仅有种地的庄丁佃户,有野心的话,死士、私兵也可以伪装成庄丁佃户,
京畿之地,
现在武家在霍山茶场数十处,而其它家的茶场也很多。
他心里打算,以后武家每年产出的茶,多拿出一成卖给朝廷,让他们转手赚一笔。
朝廷现在一年能从茶叶中拿到二百万的茶税,和一百万搏买的利钱,武怀玉从中更没少赚,何况整个茶叶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多少百姓种茶而增加收入,多少商贩们收茶贩茶而赚钱。
“茶叶不是盐,盐虽说有海盐井盐池盐等,但也就粗细之分,而且盐是必须品,朝廷要控制也不难,
武怀玉喝了口龙芽,
东宫明面上,朝廷还是一年给四万段物,折万来贯钱。
太子年纪渐大,兵马这方面,皇帝就越发小心谨慎起来,太子自己也是清楚的。
原本盐价十文一斗,专卖后,市场指导价每斗一百一十文。
“老师果然不愧天下人尊崇的茶圣,老师编写的茶经,京报上的连载我每期都有好好拜读。”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之前朝廷曾实行过一段时间的茶专卖,但后来发现茶专卖制度对茶产业的限制很大,在武怀玉等的建议下,朝廷取消了茶专卖制,放开自由买卖,
当初皇帝给魏王李泰在长安和洛阳郊外,都各赏赐了三百亩地猪沼养猪,武怀玉手笔更大,现在长安洛阳两地,养猪规模最大的是武家,然后是韦家,接着就是东宫了,魏王虽有几个猪沼,但跟东宫相比,不值一提。
武家建茶区主打红茶,蜀茶区主打砖茶,江浙淮南主打的是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