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以铁换粮
“瑕邑亦有大量铁制农具,不妨多待数日,细细观之。”
对于冒险前来的褒国使者,郭猛怎么舍得光是卖盐便心满意足了呢?自然要推销一番瑕邑的特产——各类铁制兵器和农具。
很快僖便被瑕邑价格低廉的生铁箭簇箭矢所吸引。
“为何此等箭矢竟如此价廉?”
与褒国所产箭矢相比,瑕邑箭矢不光穿透力更强,也更便宜——这还只是售出价格,并非成本价。
虽然僖此次赶来瑕邑,并非没有带来财帛,原本打算万一无法说服郭猛,便以财帛买通瑕邑重臣,为褒国说话。
只是没想到如此轻易便获得郭猛的首肯,这些财帛自然便未使用;如今看到如此之多物美价廉的箭矢,僖恨不得立即将身上的财帛全部换成箭矢,带回褒国之中。
毕竟要应对咄咄逼人的秦国,实力大有不如的褒国很明智采取的是守势,打算依托城邑城墙据守要地,逼秦兵粮尽退兵。
而采取守城,弓箭和箭矢便是越多越好。
然而褒国虽青铜冶炼技术并不比西周王室差上多少,却有个致命麻烦——褒国缺铜。
秦国虽未对褒国完全进行贸易封锁,却利用手上控制的汧水和渭河等河流,将铜矿和青铜尽数买光,以致于褒国空有青铜冶炼技术,却因缺乏铜矿而无法进行青铜冶炼,国力自然日衰。
“恐怕岐山之虢国亦是如此吧?”
当然秦国要完全封锁西虢难度倒是大上不少,尽管秦国新都建于汧渭之间便是为了就近监视汧水一水之隔的西虢国都,然而毕竟西虢国都周边大片开阔平原,以春秋这个时代而言,西虢若要从野人部落手中购买青铜或铜矿石,并非不可能,无非是价格高昂罢了。
只是不管如何,西虢获取铜矿石的难度同样大增,也难怪其国人日益逃亡至秦国,国力愈发衰落。
“若非虢国(西虢)存有大批弓箭,只怕秦国早已打算吞灭虢国。”
虽然明知僖所说的虢国乃是小宗西虢,但是作为虢公忌父之子,一个正儿八经的虢国公子,听着僖动不动提到“虢国”,总归觉得别扭。
“使者可否将岐山之虢国改成‘虢国小宗’?”
僖这才惊觉不对,难怪郭猛相比此前脸色不豫,竟是因为自己出言不慎,慌忙向郭猛告罪。
“不知者不罪……汝方才提到小宗存有大批弓箭?”
“的确如此,若无大量弓箭,虢国小宗当难于抵御秦国。”
“若吾将大量箭矢卖与小宗,岂非让秦国如鲠在喉?”
“公子英明!”
听着僖的马屁,郭猛很是受用,而一旁列席陪同的毛遂顿时更是两眼发光。
只是僖心中暗叫不好,若瑕邑将大量箭矢卖与西虢,则褒国怎么办?
出于对僖身份的怀疑,郭猛并没有打算带着僖赶去函谷关前的水车观赏高炉和水力轮锯,只不过让僖在瑕邑之中待着,虽说僖乘船自黄河一路向东之时,也曾见到远方高耸的水车,但是毕竟看的并不分明,并没有把这些东西跟手中的箭矢联系在一块,自然不知道只要有足够水头和铁矿石及燃料,瑕邑所造箭矢一年当以百万计算。
区区西虢和褒国所需,对于郭猛而言并不存在产能问题,反而担心两国能否拿出足够的财帛购买。
只是对如今的郭猛而言,财帛倒是其次,弓箭和粮食反而更为重要。
“褒国之粮并不甚多,然虢国小宗却是粮食不少。”
褒国地处秦岭之中,哪怕以郭猛对汉中不多的地理知识也知道那儿地无三尺平,根本没有多少种粮食的地方,跟位于崤函古道西段的虢国比,在种粮食上可谓是难兄难弟。
但是西虢则完全不同,西虢所封之地乃是西周腾飞基础的岐地附近,这儿是汧水和渭河交汇处,大片河流冲击平原,土地肥沃不说,取水浇灌也容易太多,粮食亩产量在这个时代可谓极高之地。
虽然秦国不时以打击狄戎为名,对西虢进行勒捐,但是受秦国“保护”,西虢也确实少有大战,自然国内囤积的粮食便是不少。
况且有褒国这个西虢的盟友在,西虢的老底多少也知道一二,所以既然僖指出西虢粮食不少,那多半便没错。
“若是吾等以舟船将箭矢以及铁制农具输往西虢和汝国,或能卖尽?”
“当无问题。”
眼看时间已是初夏,距离青黄不接以及秋收皆已不远,从白羊部和其他投靠郭猛部落在北地狄戎和陆浑戎眼线传回消息,郭猛几乎可以肯定今年秋天北地狄戎南侵规模将是空前的。
粮食,弓箭,这都是此刻郭猛所急需的战略物资,若要顺利度过秋后北地狄戎的南侵,郭猛势必要做诸多准备工作,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晋国战争难民抵达瑕邑,瑕邑府库内积存之粮也日益匮乏,若无粮食补充,郭猛甚至打算将骑兵大部移至国都上阳城附近码头就食,减少对瑕邑府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