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三分天下
笑声渐渐落下,荀况低头看了一眼,慨然道:“我观今日营中各路诸侯,皆如沐猴而冠,实乃不值一提。”
赵括闻言轻笑,拾起盘中的一枚冬枣塞入口中,问道:“不知先生何以见得?”
荀况手扶几案淡淡摇头苦笑:“齐魏韩之辈皆乃碌碌之辈,只图蝇营狗苟而不思进取,唯有秦楚赵三国,可谓是三足鼎立。”
“不过,楚王熊完,虽有百万带甲之士,奈何难聚百越之心,只愿被名所困,不愿掣肘天下。”
赵括笑道:“依照先生所言,如今未逢明主,只能寄人篱下?”
荀况叹气摇头道:“然,天下之势本就未明,何来明主?”
赵括道:“请恕在下不敢苟同,天下苦秦久矣,今日我赵国驱强秦,荡北燕,君王英明,广纳贤良之士,君臣上下一心,想取天下又有何难?”
“呵呵……”
荀况苦笑道:“君所言只可道与外人,况又如何不知。”
“哦?”赵括拱手:“还望先生赐教。”
荀况道:“君与赵王终须一战,难道君算无遗策,竟没有看清此中缘由吗?”
赵括微笑地看着荀况,却没有回应。
果然是不世出奇才,竟然身居楚越苦寒之地,心中竟包罗万象,这可比那些满口之乎者也的糊涂老头要强太多。
荀况一顿,又道:“在下可以看出,君实乃大才,然而赵王虽是愿意听取你的意见,却并不一定同你一心,只不过时机未到,还未找到将你连根拔起的理由罢了。”
赵括垂下眼帘:“这么说,先生不是担心赵国国力,而是担心关键时刻,君臣争权而使天下霸业功亏一篑了?”
“难道不是吗?”
赵括一笑道:“那秦国呢?秦国总可以横扫六国了吧?”
荀况摇头道:“秦国徒有虚名,只因依据历代先王锐意进取,才有了今天的局面,然而师兄商鞅之变法,只能治其标,不可治其本,可以预见,将来的大秦若是横扫六国,必会荼毒天下,而视黎民百姓为刍狗。所谓,物极必反,秦以强压之势定遭猛烈反弹,必又是一片群雄并立的乱世。”
赵括眉头一皱。
好家伙,自己身为穿越者才知道的事情,这家伙竟然能未卜先知,简直有够变态。
“先生何以见得?”
荀况呵呵一笑道:“君不会不懂秦法弊端吧?以战养战,奉功事爵,难道这天下可以一直战乱不休吗?”
赵括点头道:“先生果然高见!”
随即又道:“既然先生不愿看到秦国得了天下,又为何不能来我赵国,助我扫平六国,还天下徒夫一个朗朗乾坤?”
猛然间,荀况看着赵括,他没想到赵括竟然说出这样一番话。
在他看来,赵括所为的种种,都代表了想要在乱世称王称霸的野心,但他竟然说为还天下徒夫朗朗乾坤。
在战国,所谓的黎民百姓,正是那些中层以上的贵族。而底层的徒夫是没有姓氏的。
由于是母系社会的延伸,上古八大姓分别为:姬、姜、姒、嬴、妘、妫、姚、姞,经过多年战乱,大多能活在世上的人,几乎都是贵族后裔。
然而赵括没有说黎民百姓,而是直接说天下徒夫。其目光一下子就延伸到了最底层的民众。
这不是空口无凭就能说的事,大多贵族是根本不把徒夫们当人看待,在他们眼里,这些人与养的牲畜一样,只是上层社会的牺牲品罢了,不值得任何怜悯。
但又不得不承认,这是国家当中的人口基数,若想拯救苍生就必须拯救他们,可是这些愚昧不化的人群,根本不值得多费力气,因为根本就没有拯救的可能。
但作为鬼谷子的关门弟子,荀况又怎会不知肩上的责任重于泰山。
荀况仰头道:“我师尊一生致力纵横捭阖之说,以一己之力挽救天下苍生,然世事难料,各诸侯只懂得谋求自身的荣华富贵,何须替他人死活浪费精力?”
说着郑重地对赵括施礼道:“括君之大义,在下佩服!”
云游七国,荀况从未料到,自己会有一天对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升起一股由衷的敬佩之情,今天这一拜,实乃此生第一次。
赵括连忙回礼道:“先生抬举在下了。在下愧不敢当。”
荀况抬手道:“不,况这一拜是为天下苍生,君定然当得起。”
此时忽听得门外侍卫抽剑低喝:“何人?!”
紧接着就看到韩非推门而入。
他的脸上依稀带着尴尬的笑,看见二人就拜道:“非见过二位师尊。”
赵括一愣问道:“你怎么来了?”
韩非拱拱手道:“其实我早就藏在门外了,只是师尊不知。”
荀况则笑道:“你这孩子,既然来了何不出面,却要畏首畏尾,又何苦呢,快坐下吧。”